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道与出仕(共同体理论视野下的先秦儒家)

传道与出仕(共同体理论视野下的先秦儒家)

  • 字数: 21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李友广//王晓洁
  • 商品条码: 97870101979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相同的早年经历,道德学识产生的威严和志同 道合的性质让儒家群体呈现出共同体的结构特点, 而儒家群体在形成共同体的过程中又始终贯穿着传 道的历史使命与出仕的政治诉求。传道是对王道理 想的维系与弘扬,出仕则是为了将理想转化为现实 。儒家共同体的形成借势于先秦社会的宗法伦理性 特点,但其传道与出仕又具有公义的应然诉求,这 在客观上便对共同体本身的结构特点造成一定冲击 。当中国历史由王权社会进入皇权社会,汉代儒生 在治经与面对中央集权时因立场、态度所发生的分 化而使儒家于先秦时期所具有的共同体特征在此时 逐渐被弱化乃至被消解,则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命 运。 李友广、王晓洁著的《传道与出仕:共同体理 论视野下的先秦儒家》正是以西方的共同体理论为 视角,以传道与出仕之间的张力为线索,对先秦儒 家共同体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层解析。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先秦儒家:家伦理影响下的道德共同体 第一节 乡里生活与礼俗传统 第二节 共同体理论视角下的先秦儒家群体 第二章 先秦儒家对“家”的执守、突破及依归 第一节 共同体理论与先秦儒家对“家”的执守 第二节 “家”的有效性及先秦儒家的突破 第三节 伦理困境与先秦儒家对“家”的依归 第四节 对“家”的反思 第三章 政治的伦理化与伦理的政治化——先秦儒家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建构努力 第一节 政治的伦理化 第二节 伦理的政治化 第四章 传道与出仕——儒者的价值理想与实践取向研究 第一节 理想感召下的干政行为 第二节 传道与出仕 第五章 道德自信与政治焦虑:先秦儒者的群体形象 第一节 用道德自信提领实践行为 第二节 自信、焦虑与俟时:先秦儒者的群体形象 第六章 道势之间:中央集权体制压力下的汉儒及其艰难抉择 第一节 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儒家理想 第二节 守持或者权变:汉儒的转向与分化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自然与益生之间:道家、道教生命态度比较的一个重要向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