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满汉成语对待(共3册)(精)/早期北京话珍稀文献集成/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

满汉成语对待(共3册)(精)/早期北京话珍稀文献集成/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

  • 字数: 1032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编者:(清)刘顺|总主编:王洪君//郭锐//刘云|校注:(日)竹越孝//陈晓
  • 商品条码: 97873012996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63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3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644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权入关以后,在汉语这一强势语言的影响下,熟习满语的满人越来越少,因此雍正以降,出现了一批用当时的北京话注释翻译的满语会话书和语法书。这批教科书的目的是教授旗人学习满语,却无意中成为早期北京话的珍贵记录。《清代满汉合璧文献萃编》首次对这批文献进行了大规模整理,对北京话溯源和满汉语言接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满语研究和满语教学创造极大便利。由于底本多为善本古籍,研究者不易见到,本书将以重排、点校、注释加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为《满汉成语对待》。  1644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权入关以后,在汉语这一强势语言的影响下,熟习满语的满人越来越少,因此雍正以降,出现了一批用当时的北京话注释翻译的满语会话书和语法书。这批教科书的目的是教授旗人学习满语,却无意中成为早期北京话的珍贵记录。《清代满汉合璧文献萃编》首次对这批文献进行了大规模整理,对北京话溯源和满汉语言接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满语研究和满语教学创造极大便利。由于底本多为善本古籍,研究者不易见到,本书将以重排、点校、注释加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为《满汉成语对待》。  1644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权入关以后,在汉语这一强势语言的影响下,熟习满语的满人越来越少,因此雍正以降,出现了一批用当时的北京话注释翻译的满语会话书和语法书。这批教科书的目的是教授旗人学习满语,却无意中成为早期北京话的珍贵记录。《清代满汉合璧文献萃编》首次对这批文献进行了大规模整理,对北京话溯源和满汉语言接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满语研究和满语教学创造极大便利。由于底本多为善本古籍,研究者不易见到,本书将以重排、点校、注释加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为《满汉成语对待》。
作者简介
  刘顺,清朝人。竹越孝,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教授,汉语词汇语法史专业。 陈晓,毕业于北京大学,2015-2017年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神户外国语大学),现为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近代汉语,尤其侧重于清代北京话的研究。
目录
无无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