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伤寒论选读(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新世纪第4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

伤寒论选读(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新世纪第4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

  • 字数: 438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王庆国
  • 商品条码: 9787513234412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4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王庆国主编的《伤寒论选读(供中医学针灸推 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新世纪第4版全国高等 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是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三五规 划教材之一,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 的基础上,经过修订及编写而成的。其创新性工作 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总论《伤寒论》的学术渊源 与成就一节,增加了汉代的医学传承与《伤寒杂病 论》的奠基的内容,以使学生了解《伤寒论》是如 何在系统总结东汉以前的学术经验,尤其是医经派 与经方派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而成书,并 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2.在总论中增加了《 伤寒论》的临证思维一节,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伤 寒论的健康观、疾病观与治疗观,并对《伤寒论》 中所蕴含的辨证思维作了较全面的阐述,这些内容 与原教材中《伤寒论》的治则治法相结合,可以使 学生对《伤寒论》全书所涵载的原创性的临床思维 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
目录
总论 一、《伤寒论》学术地位、形成与发展 (一)《伤寒论》学术地位 (二)《伤寒论》作者及成书背景 (三)《伤寒论》流传与发展 二、《伤寒论》学术渊源与成就 (一)汉代医学传承与《伤寒杂病论》 的奠基 (二)《伤寒论》的学术渊源 (三)《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三、伤寒的含义及六经病的传变 (一)伤寒的含义 (二)六经病传变 四、《伤寒论》辨证体系 (一)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 (二)六经辨证基本内容 (三)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关系 1.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关系 2.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 五、《伤寒论》的临证思维 (一)《伤寒论》健康观、疾病观与治疗观 (二)《伤寒论》辨证思维 1.辨病求本,本在阴阳 2.病证结合,辨证析机 3.四诊合参,动态分析 4.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5.同中见异,异中求同 6.以常衡变,知常达变 7.重视主症,区别对待 8.掌握规律,见微知著 (三)《伤寒论》治则治法 1.六经病证基本治则 2.《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法 六、“经方”及其临床应用 (一)经方概念 (二)经方现代拓展应用原则 1.熟谙经旨,打牢基础 2.病证结合,适应需求 3.紧扣病机,抓住关键 4.科学评价,有利交流 5.掌握规律,有的放矢 (三)经方现代拓展应用途径与方法 1.方证相应,吻合因机症治 2.方症相应,重在有效组合 3.谨守病机,不拘症状变化 4.旁参各家,贵在灵活变通 5.潜心原文,妙在获取新知 6.合用经方,师从仲景妙法 7.合用时方,化裁更为广博 8.总结归纳,明晰化裁诸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