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慧社会环境下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智慧社会法治研究文丛

智慧社会环境下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智慧社会法治研究文丛

  • 字数: 28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皮勇//王肃之
  • 商品条码: 97870101979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智慧社会环境下个人信息是战略资源,侵犯 个人信息的犯罪使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面临新的 严重威胁。皮勇,王肃之著的《智慧社会环境下个 人信息的刑法保护》以平衡保障发展智慧社会和保 护个人信息两方面利益为基本立场,从理论、刑法 立法与司法层面对侵犯个人信息犯罪进行了较深入 研究,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司 法和立法建议。 作者认为,应基于识别性与法益关联性构建刑 法中的个人信息概念,在对个人信息法益类型化、 层次化的基础上,针对侵犯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予 以全面、系统的刑法规制,构建合理完善的立法体 系与有效的司法操作机制。 全书首先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面临的 威胁以及各国立法的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打击侵 犯个人信息犯罪的刑事立法现状。其次分析了大数 据环境下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法益,并研究刑法中 的个人信息及其范围。继而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侵 犯个人信息的危害行为,及相关刑法规定和司法解 释的发展历程。最后对大数据环境下我国保护个人 信息的刑法立法提出了完善建议并进行论证。
作者简介
皮勇,1974年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专长为刑法学、网络法学,担任中国犯罪学会副会长、中国刑法学会理事、中国信息网络法学会理事。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1998-200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2003-2005),德国弗莱堡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访问学者(2010-2011),入选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曾任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08-2010)。两次援疆,在疆工作4年,任新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2005)、院长(2012-2015)、新疆大学“天山学者”特聘教授(2013-2015)、新疆刑法学研究会会长(2013-2015)。
目录
第一章 智慧社会环境下个人信息及其法律保护概述 第一节 智慧社会与个人信息概述 一、智慧社会环境下的信息 二、智慧社会环境下的个人信息及其面临的新威胁 第二节 智慧社会环境下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 一、智慧社会环境下我国个人信息非刑事法律保护现状 二、智慧社会环境下我国个人信息刑事法律保护现状 第三节 外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保护个人信息立法概述 一、外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保护个人信息立法概况 二、外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保护个人信息立法的特点 第二章 刑法保护的个人信息法益 第一节 智慧社会环境下个人信息法益概述 一、智慧社会环境下个人信息法益的发展 二、关于个人信息法益的观点评析 三、刑法保护的个人信息法益的性质 第二节 独立保护与附属保护的个人信息法益 一、独立保护的个人信息法益 二、附属保护的个人信息法益 第三节 个体性与公共性的个人信息法益 一、公共性的个人信息法益 二、个体性的个人信息法益 第三章 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对象 第一节 刑法意义上个人信息的内涵 一、刑法意义上个人信息的界定 二、作为犯罪对象的个人信息 第二节 个人信息的特征与分类 一、个人信息的特征 二、个人信息的分类 三、个人信息范围相关问题 第三节 个人信息的类型 一、个人信息的类型化 二、关键个人信息 三、重要个人信息 四、普通个人信息 第四章 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危害行为 第一节 智慧社会环境下侵犯个人信息犯罪行为概述 一、智慧社会环境下的侵犯个人信息行为 二、侵犯个人信息行为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非法获取个人信息 一、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行为概述 二、窃取个人信息的行为 三、间接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 四、形式上合法地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 第三节 非法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 一、非法提供个人信息行为概述 二、出售个人信息的行为 三、其他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 第四节 非法利用个人信息的行为 一、非法利用个人信息行为概述 二、下游犯罪中的非法利用个人信息行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