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界记往/戴逸文集

学界记往/戴逸文集

  • 字数: 289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戴逸
  • 商品条码: 97873002639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学界记往》收录了戴逸先生回忆师友、治学 经历以及师友函札等内容。其中,既有对郑天挺、 胡华、尚钺、黎澍、吴晗、郭影秋等老一辈史学家 的怀念,也有对早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学 习经历的回忆。另外,戴逸先生曾任北京市历史学 会会长、中国史学会会长、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 等职,他在相关会议上的致辞或讲话,也不啻是改 革开放以来史学研究发展历程的见证。书中的师友 函札则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戴逸先生主持清史纂修工 程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戴逸,1926年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6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2002年8月至今,担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2011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3年12月,获得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戴逸教授最初从事中国革命史、近代史研究,后从事清史研究,是清史学科开创者之一。他勤于笔耕,著作等身,据不完全统计,个人撰写或主编的著作有四十余部,代表作包括《中国近代史稿》《简明清史》《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乾隆帝及其时代》《履霜集》《语冰集》《涓水集》《繁露集》《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戴逸卷》《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清通鉴》等,发表文章800余篇。
目录
纪念郑天挺老师 与胡华同志相处的岁月 悼念尚钺同志 睿智的学者勇猛的斗士——忆黎澍同志 吴晗同志和我谈清史编纂 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光明大道——在纪念吴晗同志诞辰七十五周年、逝世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哲人其萎风范长存 纪念陈垣教授 纪念范文澜同志 融学术、哲理、诗思于一身——纪念翦伯赞同志 邓拓与历史科学 刘大年同志与中国历史研究 纪念罗荣渠同志 回忆金应熙同志 纪念马奇同志 怀念陆荫乔(戈平)学友 回忆北京大学孑民图书室的草创 罗髫渔同志的风雨征程 忆交大学风 初进北大 我选择了历史专业 我的处女作——《中国抗战史演义》 我走上了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道路 我的学术生涯 借来斋记 我和清史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反动实质 金田起义出大湟 历史科学战线上的几位新兵 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情——纪念周口店中国猿人头盖骨发现五十五周年 总结经验攀登高峰 五四运动与中国青年 纪念鸦片战争弘扬爱国精神 纪念北京市历史学会成立三十周年 纪念太平天国研究中国农民 纪念郑成功 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 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精神遗产 世界一体化潮流中的桃源乐土 尊老崇文抒写新篇——在纪念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建馆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三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在第三届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辞 在“王朝宫廷比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清史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感言 致季老(羡林)[2001年3月27日] 致茅海建[2002年3月] 致郭成康、陈其泰[2003年] 致祁龙威[2004年2月4日] 答传记组同志问[2004年2月16日] 写给魏玮小朋友的一封信[2004年2月23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