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金融中心指数 CDI CFCI 报告(第10期走进广州)

中国金融中心指数 CDI CFCI 报告(第10期走进广州)

  • 字数: 338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编者: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课题组
  • 商品条码: 97875136533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简称“CDI CFCI”)是一项衡量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多因素综合评价体系,旨在通过一系列客观指标评价中国金融中心发展的优劣势,从而为进一步提出提升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有效举措奠定基础。首期CDI CFCI于2009年发布,其后每年更新一次,此次发布的是2018年第十期指数。 第十期CDI CFCI中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十强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天津、南京、重庆和武汉。 本期指数走进广州——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称。广州是世界上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伴随着贸易的兴盛,金融服务业也随之蓬勃发展。目前,广州金融中心竞争力排名牢牢占据着全国第4的位置。
作者简介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以下称“综研院”,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9年2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创办的国内一家综合性、全国性的社会智库。2015年入选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综研院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致力于为中国各级政府和国内外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操性的研究咨询服务。主要研究领域有:国家宏观战略、区域经济、城市化、产业发展和政策、以及企业战略与投资决策。 自成立以来,综研院不断探索完善有利于社会智库发展的机制和运作模式,将研究与咨询有机结合,成为国内各类智库中具有市场化特色和活力的一个新型智库。 综研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国家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任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任院长兼首席专家。
目录
目录 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 CFCI)报告(第十期) a 走进广州 a 序言 1 第一章 总论 1 第二章 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 5 2.1 第十期CDI CFCI评价方法 5 2.2 第十期CDI CFCI评价结果 12 第三章 全国性金融中心评价 26 3.1 总体评价 26 3.2 上海金融中心评价 29 3.3 北京金融中心评价 34 3.4 深圳金融中心评价 40 第四章 东北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46 4.1 总体评价 46 4.2 大连金融中心评价 50 4.3 沈阳金融中心评价 55 4.4 长春金融中心评价 61 4.5 哈尔滨金融中心评价 66 第五章 北部沿海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72 5.1 总体评价 72 5.2 天津金融中心评价 76 5.3 济南金融中心评价 82 5.4 青岛金融中心评价 87 5.5 石家庄金融中心评价 92 第六章 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97 6.1 总体评价 97 6.2 杭州金融中心评价 101 6.3 南京金融中心评价 107 6.4 苏州金融中心评价 113 6.5 宁波金融中心评价 118 6.6 无锡金融中心评价 123 6.7 温州金融中心评价 128 第七章 南部沿海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133 7.1 总体评价 133 7.2 广州金融中心评价 137 7.3 厦门金融中心评价 142 7.4 福州金融中心评价 147 第八章 中部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151 8.1总体评价 151 8.2 武汉金融中心评价 155 8.3 郑州金融中心评价 160 8.4 长沙金融中心评价 165 8.5 合肥金融中心评价 171 8.6 南昌金融中心评价 175 第九章 西部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180 9.1 总体评价 180 9.2 成都金融中心评价 184 9.3 重庆金融中心评价 190 9.4 西安金融中心评价 196 9.5 昆明金融中心评价 202 9.6 乌鲁木齐金融中心评价 208 9.7 南宁金融中心评价 213 中篇 219 2017年中国金融中心创新实践报告 219 第十章 P2P平台:商业模式经历考验 220 10.1 违约事件频现引发行业地震 220 10.2 重拳整治直指平台违规运营 221 10.3 未来P2P模式还能否持续 223 第十一章 区块链:繁荣背后的隐忧 224 11.1 2017年——数字货币市场元年 224 11.2 官方背书力推区块链技术创新 226 11.3 “跟风炒作”危及行业健康发展 226 11.4 关键技术落地应用仍有待突破 228 第十二章 监管体制改革:统一监管大幕拉开 229 12.1 监管范围重叠推动银保监合并 229 12.2 “超级央行”模式为何未能落地 230 12.3 “三层+双峰”将成为今后监管体系基础构架 231 第十三章 民营银行:两级分化趋势渐显 233 13.1 民营银行发展进入“快车道” 233 13.2 互联网银行风头正劲 234 13.3 区域民营银行遭遇发展瓶颈 235 第十四章 绿色金融:“补贴退坡”营造发展契机 237 14.1 “去补贴”激发市场融资需求 237 14.2 绿色信贷增速止跌回升 238 14.3 绿色债券成市场新亮点 239 14.4 环境产权交易全面推广 240 第十五章 普惠金融:强力支撑脱贫攻坚 242 15.1 普惠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242 15.2 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显著提升 243 15.3 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日益丰富 243 15.4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244 第十六章 跨境金融:助推“引进来”与“走出去” 245 16.1 持股比例限制松绑降低外资准入门槛 245 16.2 跨境结算业务创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247 16.3 中资机构各尽其长积极布局海外业务 247 16.4 CDR基金登陆拓宽市场对外投资通道 248 第十七章 消费金融:新零售推动创新升级 250 17.1 传统金融机构发力消费金融 250 17.2 消费场景成为各方必争之地 251 17.3 大数据风控将成关键保障 252 第十八章 文化金融:创新与规范平衡期 253 18.1 严监管下文化金融发展步调趋缓 253 18.2 “新媒体”成为文化金融主要投资热点 254 18.3 文化金融创新有赖二者进一步深度融合 254 下篇 256 广州金融中心发展报告 256 第十九章 广州金融中心发展历程 257 19.1 历史发展上的广州:千年商都铸就中国金融桥头堡 257 19.2 改革开放后的广州:曲折中加速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258 19.3 步入新时代的广州:跃居国际性顶级金融中心行列 261 第二十章 广州金融中心发展评价 265 20.1 综合竞争力评价 265 20.2 金融产业绩效评价 268 20.3 金融机构实力评价 272 20.4 金融市场规模评价 276 20.5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279 第二十一章 广州传统金融业发展 283 21.1 银行业发展 283 21.2 证券期货业发展 287 21.3 保险业发展 292 第二十二章 广州新兴金融业发展 297 22.1 准金融机构发展 297 22.2 创新金融业态发展 302 第二十三章 广州交易平台建设 308 23.1 广州交易所集团 308 23.2 广州股权交易中心 311 23.3 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313 23.4 广州商品清算中心 315 23.5 广州航运交易所 316 第二十四章 广州金融功能区建设 319 24.1 路径选择:以功能区建设推动要素集聚 319 24.2 科学规划:“一区一金融功能区”基本成型 320 24.3 发展成效:特色金融产业布局不断完善 321 24.4 未来展望:打造“一核多中心”发展格局 325 第二十五章 广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328 25.1 地方信用体系建设 328 25.2 金融人才支持政策 330 25.3 金融产业促进政策 332 第二十六章 广州法人金融机构发展 335 26.1 广州银行类法人机构 335 26.2 广州证券类法人机构 338 26.3 广州保险类法人机构 342 26.4 广州基金管理类法人机构 345 26.5 广州期货公司法人机构 346 26.6 广州其他类金融法人机构 349 第二十七章 广州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 352 27.1 总体概况 352 27.2 主要举措 353 27.3 前景展望 357 第二十八章 广州产业金融发展 361 28.1 总体概况 361 28.2 主要举措 364 28.3 前景展望 368 第二十九章 广州金融开放合作 371 29.1 外资金融机构加速集聚 371 29.2 跨境人民币业务蓬勃开展 373 29.3 金融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374 29.4 广州金融开放合作展望 376 第三十章 广州金融中心建设展望 379 30.1 建设全球金融资源配置中心 379 30.2 建设现代金融改革创新高地 382 30.3 建设广州金融运行“安全区” 384 附录一:主要指标说明 387 附录二:CFCI 10评价指标数据 389 后记 404 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