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融仿真综合实训(互联网大金融系列教材)

金融仿真综合实训(互联网大金融系列教材)

  • 字数: 249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编者:陈中放
  • 商品条码: 97873081874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第一部分 互联网大金融理论 1 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现代金融理论 1.1 经济发展 1.1.1 居民收入 1.1.2 居民储蓄 1.2 金融深化 1.2.1 FIR(金融相关率) 1.2.2 货币化率 1.3 金融密度 1.3.1 保险密度 1.3.2 每万人银行网点数 1.4 金融工具 1.4.1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 1.4.2 第三方支付 l.4.3 民间融资的数量变化 1.5 现代金融理论的内涵 2 以新的视野来分析金融 2.1 扩一些眼界——以更大的范围研究大金融 2.1.1 传统的金融市场 2.1.2 直接金融的加入 2.1.3 大金融理念的提出 2.1.4 反哺实体经济的金融市场 2.1.5 走向国际的金融市场 2.2 换一个角度——以互联网思维来分析金融 2.3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金融 3 互联网大金融背景下的金融 3.1 从互联网大金融思维来理解金融 3.2 货币形态的历史研究 3.2.1 实物货币 3.2.2 代用货币 3.2.3 信用货币 3.2.4 虚拟资本 3.2.5 金融衍生品 3.3 资金不断放大的实质 3.4 融通 3.4.1 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和构成 3.4.2 融通的基本保证——信用 3.4.3 融通的动力——收益率(金融资产价格) 3.4.4 融通的场所——金融市场 3.4.5 融通的载体——金融工具 3.4.6 融通的科学方法——资产组合 4 互联网大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 4.1 学习金融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4.2 看待金融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4.3 学习金融的目的发生了变化 4.4 学习金融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4.5 学习金融的方法应该变化 5 以互联网大金融思维重构培养方案 5.1 大金融课程体系 5.2 金融实训中心和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平台的建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