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春山一路鸟鸣啼(王雪涛花鸟画艺术及影响研究)

春山一路鸟鸣啼(王雪涛花鸟画艺术及影响研究)

  • 字数: 25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刘北一
  • 商品条码: 97875201334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5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花鸟画在五代、两宋时期开始进入成熟阶段,“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风格出现也印证了花鸟画的繁荣。之后花鸟画开始逐渐形成了“工笔”、“写意”两种表现形式。明代院体画的精工与陈淳、徐渭的大写意风格影响深远,至清代中晚期到民初,花鸟画发展迅猛,画风多变、派别林立。 20世纪是一个文化艺术变革的时代,在艺术领域先后出现了三次关于中国画发展方向的论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时代的王雪涛(1903-1982年)开始了他求艺的漫长旅程。本文绪论部分对研究方法及材料进行了界定和梳理;在第二章详细论述了王雪涛的艺术成长历程,包括艺专学习、师法师长、上追传统及广取诸家等过程;第三章对王雪涛的花鸟画艺术观念进行了论述,并对花鸟画具体学习分类说明;第四章对王雪涛花鸟画风格进行深入剖析,包括笔墨、意境、章法布局、色彩等多个方面;第五章回顾了学界对王雪涛艺术风格分期的讨论,并根据王雪涛花鸟画的转变历程及风格的区别提出了“一个转变期”、“三个过渡期”及“三种风格”的观点。同时介于王雪涛画风的多样性,笔者针对其作品真伪问题进行了讨论;第六章重点论述王雪涛花鸟画教学及影响,通过他的门人及当代青年画家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对有关王雪涛研究及其影响的制约性因素进行了讨论。 本论文在学界及其家人、友人、学生的研究基础上,深入挖掘与王雪涛相关的各方面资料。对王雪涛绘画学习历程、艺术风格分期、教学创作及真伪问题上进行了论证,厘清了一些学界的争论并从线性上对王雪涛成熟的绘画风格详细界定,这有利于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和分析王雪涛花鸟画艺术的特点。
作者简介
刘北一,1983年生于河北省三河市,200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2014年就读于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2014-2016年就读于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2016年获得艺术学博士学位。在台期间拜师台湾水墨名家李奇茂教授及张大千关门弟子孙家勤教授,为大风堂再传弟子。2016年9月任职于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担任美术教研室主任及科研秘书等职务,从事艺术史、书法、设计、美学、民间美术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专注于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与变迁专题研究,包括两岸美术发展与交流、当代艺术发展等。当前已在两岸发表十余篇期刊论文。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楷书从师北京书协田伯平先生,篆书受台湾书法家高华山先生的教导,由秦篆入手,后追先秦刻石及铜器文,并以泰山刻石和石鼓文为宗。花鸟画师从北京画家陈葆棣先生及台湾水墨名家李奇茂教授,以写意花鸟为主。
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