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际学校在中国(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学生)/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

国际学校在中国(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学生)/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

  • 字数: 227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编者:鲁育宗|总主编:朱永新
  • 商品条码: 97873002624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2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学校的发展历经了从 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无序到规范化成长的过程, 其发展的动力不仅来自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教育资源 全球化,更来自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人民消费水平 的提高及多元化教育需求的增长。至2018年,中国 的国际学校已近1000所,其蓬勃发展既体现了中国 经济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进步,也体现了国际化、 产业化的办学方式对中国国民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推 动。鲁育宗主编的《国际学校在中国(培养具备全球 竞争力的学生)》通过回顾中国国际学校的发展历程 、聚焦中国国际学校办学实践中的问题以及展望中 国国际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试图向读者展示较为 完整的中国国际学校发展生态。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国际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体制改革探索 (二)中国国际教育的意义和契机 二、教育国际化与大国人才战略的关系 (一)美国的人才战略与教育 (二)其他国家的人才战略 (三)我国的人才战略 三、中国国际学校的各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1980—1989年) (二)发展阶段(1990—1999年) (三)井喷阶段(2000—2009年) (四)规范阶段(2010—) 第二章 中国国际学校的概况 一、各类国际学校基本情况 (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二)公立学校国际部(班) (三)民办国际学校 二、中国国际学校典型案例分析 (一)中国教育的“洋学校”:外籍人员 子女学校 (二)特殊的“国际学校”:公立学校 国际部(班) (三)在逆境中发展:民办国际学校 第三章 中国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 一、为什么要有国际课程 (一)重视让学生合作而不仅仅是竞争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个性化教学 (三)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负责自己的生活学习 (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不是培养创造力 二、国际课程在中国的教育实践 (一)IB课程在中国的实践 (二)ALevel课程在中国的实践 (三)AP课程在中国的实践 (四)三大课程体系的比较(IB、ALevel、AP) 三、中国国际学校课程的本土化 (一)为什么要本土化 (二)中国国际学校课程本土化的各个阶段与必要性 四、国际课程体系下学生的成长 (一)国内外教学模式对比 (二)国际课程体系下学生的成长变化 (三)让中国教育与学生去标签化 五、国际教育课程实践引发的思考 第四章 中国国际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践 一、规划和申办国际课程 (一)对于教学认证存在的误区 (二)申请AP课程 (三)申请IGCSE/GCE和ALevel课程 (四)申请DP课程 (五)申请小学、初中阶段的国际课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