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技传播与普及教程(修订本)

科技传播与普及教程(修订本)

  • 字数: 290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 作者: 任福君//翟杰全
  • 商品条码: 97875046786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任福君、翟杰全著的《科技传播与普及教程( 修订本)》包括二十讲内容,内容涵盖科普的概念 理解、构成要素、任务目标、资源和能力建设、科 普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测评估以及科普研究的未来 等重要课题。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讲简要概述了科普从早期到当代的历史发 展,第二讲讨论了对科普概念的基本理解,第三讲 、第四讲分析了科普的主体、内容、渠道的构成要 素,第五讲介绍了学者们对于科普模式和模型的一 些基本观点,第六讲、第七讲分析了科普的当代需 求和当代目标与任务,第八讲讨论了科普的社会形 态及其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关系,第九讲到第十 二讲介绍了我国《科学素质纲要》的基本内容及其 实施成效,第十三讲到第十六讲分别讨论了科普资 源和能力建设、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科普产业展发 以及科普政策推进情况,第十七讲、第十八讲分析 了在科普实践活动的策划、实施、监测、评估中的 一些共性问题,第十九讲讨论了我国当代科普发展 的特点、趋势和重要课题,第二十讲论述了信息化 时代下我国科普工作的深刻变革。
目录
修订说明 第一版前言 第一讲 科普的历史发展 1 科普的早期历史 1.1 科普的早期发展 1.2 科普的近代兴起 2 科普的现代发展 2.1 科技教育和科学交流体系的建立 2.2 科学普及的兴起与独立 3 科普的当代转型 3.1 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推动 3.2 传播新技术的促进 3.3 科学与公众关系的挑战 4 中国科普的发展 4.1 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科普 4.2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科普发展 本讲小结 第二讲 科普的概念理解 1 国内研究与实践界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1.1 国内科普界对“科学普及”的定义 1.2 国内学者对“科学(技)传播”的理解 2 国际学者和相关组织关于“科学(技)传播”的理解 2.1 贝尔纳对“scientific communication”的理解 2.2 《科学与公众》报告对“science communication”的界定 2.3 澳大利亚学者对“science communication”的定义 3 “科普”的术语解释和概念界定 3.1 “科普”的术语解释 3.2 “科普”概念的界定 本讲小结 第三讲 科普的构成和主体 1 科普的构成要素 1.1 社会传播现象的构成要素 1.2 科普过程的构成要素 2 科普的参与主体 2.1 科普参与者的历史演进 2.2 当代科普的主体关系 2.3 公众群体的分群与分层 2.4 科普的“第三方 本讲小结 第四讲 科普的内容和渠道 1 科普的传播内容 1.1 科学知识 1.2 科学方法 1.3 科学思想 1.4 科学精神 1.5 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相关内容 2 科普的传播渠道 2.1 当代科普的基本渠道 2.2 当代科普渠道的多样化特征 本讲小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