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现代社会而拯救自然(卢梭的自然学说释义)

为现代社会而拯救自然(卢梭的自然学说释义)

  • 字数: 23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潘建雷
  • 商品条码: 97875426638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潘建雷著的《为现代社会而拯救自然(卢梭的自 然学说释义)》是学术研究专著,法国思想家卢梭思 想研究专题论著。从卢梭思想体系的重要的基石性 理念“自然”入手,较为全面地梳理和评述了卢梭 的思想史上的意义。同时作者在力求不偏不倚地评 述卢梭学说的基础上,揭示其自然学说对现代物质 社会各种弊病所具有的重大纠偏意义。
目录
导论 卢梭的思想体系及自然的位置 一、卢梭思想的精义 二、卢梭论自己的“思想体系” 三、各种“主义”之争与“乌托邦”学说的简评 四、对卢梭思想“体系”研究者的回顾 第一篇 文人风化与人的变形 本篇导言:卢梭与巴黎文人社交生活的格格不入 第一章 科学艺术的复兴与”文人精神 一、“科学与艺术”的真假 二、文人:从“宫廷小丑”到“文化领袖” 三、18世纪中叶的“文人精神” 第二章 文人精神的“弥漫成风” 一、文人精神弥漫成风的社会机制 二、“风化力”的作用效果:德性的败坏 三、卢梭与文人的交锋 四、再论《一论》的主旨:从文人到一切扭曲人性的社会体制 第三章 卢梭的”社会神义论 一、恶的来源:神学人类学、机械人类学与科学人类学 二、批判止于文明社会的“流毒 三、否定社会的自然正当、确立社会的“善恶同体”性质 四、卢梭的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是以自然为基础与模范、统合必然的社会要素 五、道理正当性与事实必然性的统 六、小结:“中正”的思想与“谨慎”的思想家 第二篇 自然人、剩余生产力与“善恶同体”的社会 本篇导言:自然与习俗之辨 第四章 卢梭的“自然人” 一、自然人的“自我保全” 二、偏斜、斗争与回归 三、作为自我保全的平衡力的“同情心” 四、自然人“不害人”的好与总体和谐 第五章 生产力的增强与社会性的激发 一、人为何离开自然状态 二、惯性的打破与最初的生存“实验物理学”(采集) 三、母子关系与社会性的激发 四、生产工具的革新与集体劳动的合力(捕猎) 第六章 人类的“青年期”与“善恶同体”的社会 一、青年期的生产力水平:集体劳动创造了人 二、青年期的“社会状态” 三、青年期的“社会状态”(续):围绕性对象的争斗仪式 四、青年期与善恶同体的社会 第七章 “青年期”的败坏、财产与人的可完善性 一、平衡的再次打破与第二次“失乐园” 二、剩余生产力的开发、社会评价体系的形成与人性的异化 三、财产:外物何以成为人的属性 四、“罪恶丛生”的人力平衡体系 五、人的可完善性(perfectibility)是一把双刃剑 第三篇 寄居社会的自然人 本篇导语 一、爱弥儿的理想人格是什么? 二、教育的纲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