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的民族主义/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的民族主义/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 字数: 35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郑大华
  • 商品条码: 97875201367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最主要的社会思潮之一,它与中国近代相始终,并贯穿于其他各种思潮之中,对中国近代产生过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代表人物(如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等)和群体(如国家主义派、再生派、战国策派等)的研究较多,对某一时段(如晚清、民国初年、抗战时期等)的民族主义的研究较多,而对整个中国近代(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和高涨的历史过程及其理论建构则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尤其是缺乏对“中华民族”这一表示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之观念从提出到确立、再到被各族人民普遍认同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的关系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中的一大不足或缺失。该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弥补这一不足或缺失,即通过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厘清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形成、发展和高涨的演变过程,与此过程相适应的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以及“中华民族”观念从提出到确立、再到被各族人民普遍认同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的关系等问题,以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提供历史的借鉴。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最主要的社会思潮之一,它与中国近代相始终,并贯穿于其他各种思潮之中,对中国近代产生过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代表人物(如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等)和群体(如国家主义派、再生派、战国策派等)的研究较多,对某一时段(如晚清、民国初年、抗战时期等)的民族主义的研究较多,而对整个中国近代(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和高涨的历史过程及其理论建构则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尤其是缺乏对“中华民族”这一表示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之观念从提出到确立、再到被各族人民普遍认同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的关系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中的一大不足或缺失。该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弥补这一不足或缺失,即通过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厘清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形成、发展和高涨的演变过程,与此过程相适应的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以及“中华民族”观念从提出到确立、再到被各族人民普遍认同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的关系等问题,以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提供历史的借鉴。
作者简介
郑大华,湖南永顺县人,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首批“芙蓉学者”,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兼职教授、兼职研究员和国际学术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目录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