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中国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

新时代中国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

  • 字数: 223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许莲丽
  • 商品条码: 97870101968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选题紧扣新时代对志愿服务的新要求,介绍了新时代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及基本实践,包括基础理论、法律框架、发展模式、专业志愿服务、支持型志愿服务组织、社会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国际志愿服务等七个部分。各部分围绕实践探索和基础理论两个层次展开。实践探索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我国实践为核心,兼顾域外实践。基础理论着眼于全面系统地梳理和阐释新时代志愿服务的理论体系,以我国理论的发展和特色为核心,以域外理论为补充和参考。本选题旨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窥见,为志愿服务研究学术共同体略尽绵薄之力,成为关心、热爱志愿服务事业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关注、了解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小窗口,以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文明社会建设。
作者简介
许莲丽,法学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法律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总干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志愿服务。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等各类各项科研课题,包括参与民政部志愿服务政策监测评估课题、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研究课题、《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立法及修订课题等;独著、合著、参编多部法学和志愿服务的专著和教材,包括《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的新探索》《北京旅游志愿服务》等;在《环球法律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行政法学研究》《河北法学》《法制日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前言 Preface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志愿服务的概念 一、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 二、志愿服务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志愿服务精神 第三节 志愿服务的特点 一、自愿性 二、无偿性 三、公益性 第四节 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一、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二、志愿服务的个人意义和价值 三、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 第五节 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一、社区志愿服务 二、扶贫行动 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 四、环境保护 五、应急救援 六、海外志愿服务活动 七、微志愿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志愿服务的法律框架 第一节 志愿服务的法律框架——以《志愿服务条例》为例 一、《志愿服务条例》的宗旨与依据 二、《志愿服务条例》的基本原则 三、《志愿服务条例》的主要内容 四、《志愿服务条例》的基本特点 五、地方立法分析——以北京为例 第二节 《志愿服务条例》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现行《慈善法》与《志愿服务条例》对“志愿服务”的规定 三、慈善立法与志愿服务立法模式的域外考察 四、我国志愿服务的法律适用分析 五、余论 第三章 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的新模式研究 第一节 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模式概述 一、志愿服务发展模式研究概述 二、志愿服务发展的两种基本模式 三、志愿服务发展的其他模式 第二节 自下而上志愿服务模式分析 一、自下而上模式的理论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二、产生背景:改革开放创造的“供与需”催生其发展 三、自下而上模式的运行机理——以广东为例 四、自下而上模式的未来发展 第四章 新时代专业志愿服务研究 第一节 新时代专业志愿服务研究 一、新时代专业志愿服务的理论探索 二、专业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