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40年轨迹)(精)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40年轨迹)(精)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郑新立
  • 商品条码: 97871001645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5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对1978-2018年40年经济学理论研究与经济学政策研究生涯的总结,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献礼。 从1978到2018年的4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济奇迹。经济奇迹背后的学理逻辑、政策逻辑和实践逻辑究竟是什么?本书揭示改革开放是中国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实践经验的结果。基于作者40年在中央一级主要经济决策机构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的经历,本书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历程,力求真实展现哪些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推动了这一历程,这些政策又是基于哪些学理,同时借鉴了哪些别国的经验。书中提出了透视中国经济系统结构和演化的六个重要维度——改革开放、发展方式、宏观调控、统筹城乡、自主创新、产业振兴,从而系统地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和图景。全书由此分为六个部分,从作者40年的500余篇文章中,精选了47篇得来。
作者简介
郑新立,著名经济学家。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从1981年到2013年,先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计委研究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2009年协助曾培炎同志创办中国国家经济交流中心。 先后参与“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五年规划起草组工作;参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等四个党的重要改革文件起草工作;参与党的十七大报告起草工作。在《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500余篇。主要兼职工作有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等。
目录
自序 英文版序言 改革开放篇 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 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围绕发展方式转变凝聚改革共识 关于设立由我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融资机构的建议 论金融体制改革的路线图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建立多元制衡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以改革新突破释放发展新动力 走出认识误区深化国企改革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发展方式篇 转变发展方式是应对危机的根本途径 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收人占GDP的比重 着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通过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树立并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中国有巨大潜力跃升高收入国家 宏观调控篇 对我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探讨 确保今年8%增长速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软着陆”成功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扩大内需:一项重要的战略方针 化通胀压力为产业升级动力 加强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物价稳定的统一协调 全面把握好经济工作中的几个辩证关系 统筹城乡篇 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公有制实现方式 聚焦农村改革破解需求瓶颈 以全面小康为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借鉴荷兰、日本经验教训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是最大的新动能 把特色小镇作为城乡一体化突破口 自主创新篇 自主创新: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多种途径 华为:专利申请全球金牌的背后 自主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 深圳国际专利申请量为何遥遥领先 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产业振兴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