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及对策(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研究)

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及对策(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研究)

  • 字数: 178
  • 出版社: 中央编译
  • 作者: 张喜才
  • 商品条码: 97875117360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既是协同发展的重要 内容,也是产业转型、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的重要 保障。高等教育的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 略的内在要求。张喜才著的《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 业协同发展模式及对策(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研究)》 梳理了美英等发达国家城市群高等教育和产业协同 发展的经验模式,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和构建了京 津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产业链促进 高等院校的合作,通过高校协同促进产业链的分工 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本书进一步丰富了区域高等教 育一体化理论,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政 策建议。
作者简介
张喜才,男,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副研究员,高级经济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MBA特约讲师,黄河商学院特聘教授。全球华人农资百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物流流通理论及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世界》、《中国流通经济》《全国商情》(《商业经济研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合著参编著作8部。参与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社科基金项目等3项,作为副主持入主笔商务部重大课题、农业部重大课题等项目。为正大集团、新希望集团、唐入神集团、河南心连心集团、广西富岛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河北秋毫集团、大北农集团等众多国内外大企业集团进行咨询策划培训;为大连市金州区、西安市灞桥区、北京市昌平区、浙江省粮食局、陕西杨凌国家农业科技城、河北阜城县、辽宁北镇市、云南开远市、安徽宁国市等众多地方政府城乡统筹、都市现代农业、农业产业链、现代物流等规划策划。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调整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二、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提出新要求 三、京津冀科技创新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带动 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标准 五、区域发展深入调整对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六、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政策密集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提供新动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假设—核心概念 二、研究程序: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三章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二、文献评述 第四章 产业链视角下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分析 一、京津冀高等教育整体情况 二、京津冀地区高等院校优势专业分类 第五章 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匹配机制 一、京津冀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匹配现状分析 二、京津冀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协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发展匹配机制 四、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的相关利益主体 二、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力一动态矩阵和权力一收益矩阵 三、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相关利益主体互动研究 四、构建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第七章 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疏解+提质”模式 二、高校产业链联盟模式 三、校企合作模式 四、产业链智库平台模式 五、分校或独立学院模式 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模式 七、对口合作模式 八、主管部门协调模式 九、国内外合作办学模式 十、产业链研究基地模式 第八章 京津冀农业高等教育与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 一、京津冀农业产业链 二、京津冀农林院校专业分析 三、京津冀农业高等教育与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 四、京津冀农林类高校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九章 京津冀物流高等教育与物流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 一、京津冀物流产业链的现状及问题 二、京津冀物流类高校和专业分析 三、京津冀物流产业链与高等教育匹配机制 四、京津冀物流产业链与高等教育合作模式 五、京津冀高等教育与物流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十章 发达国家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发达国家城市群产业链与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的启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