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晚清人物丛考(共2册)/采铜文丛

晚清人物丛考(共2册)/采铜文丛

  • 字数: 763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戴海斌
  • 商品条码: 97871080639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5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戴海斌著的《晚清人物丛考(共2册)》系有关晚 清时期历史人物的专题研究,旨在深化对于重要政 治上层人物如奕劻、张之洞、李秉衡等人的理解, 也注意挖掘袁昶、刘鹗、寿富、张佩纶、张元济、 郑观应、王闿运、钱恂、陈三立、陶森甲、沈瑜庆 等“中等人物”(取非达官显贵亦非草根平民、既 富传统素养又经新学熏陶之意)的历史意义,考辨 这些人物之于晚清变局关键节点(甲午战争、庚子 事变)的关系及作用,强调史料批判与综合利用, 由人及事、及世,希望达到知人论世之目的。
目录
初编 重审周立春:“嘉定之变”与上海小刀会起义诸问题考论 一、周立春是否经刘丽川动员加入了天地会?——兼谈地方志、史料的利用问题 二、周立春与罗汉党关系的几点辨正 三、重审周立春及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四、结语 甲午后“商办”铁路的一例实证——姚锡光日记所见之刘鹗 一、问题的提出:刘鹗与芦汉铁路 二、刘鹗由津入鄂 三、所谓“履祥洋行所保千万华股”之实相 四、张之洞与盛宣怀之利益联盟 五、盛宣怀得陇望蜀与刘鹗再度入鄂 六、无果而终 七、余论:“南拳北革”之间的“老新党” 张之洞与德国军事教习 一、从“教习”到“统领营官”:招募德国军官之始 二、姚锡光日记所见之“德员来春石泰” 三、辞聘“德将”引起的风波 四、武备学堂总教习法勒根汉辞职探因 五、采西法练兵:由师德而师日 六、结语 庚子事变时期张之洞的对日交涉 一、戊戌前后张之洞对日联络渠道 二、庚子事起:“讽日本维持大局” 三、战时交涉:“伊藤所询未易答复” 四、兵临城下:“请勿攻京城、勿惊两宫” 五、结语 庚子年张之洞对日关系的若干侧面——兼论所谓张之洞的“帝王梦” 一、张权在日活动的实相 二、军事考察一行:派而复召 三、续聘日本军官:途生波折 四、谋购日本军火:行而未果 五、宇都宫日记所见之钱恂言论 六、结语 钱恂:晚清外交史上的“异才”——兼证“张之洞在庚子年的帝王梦”说难以成立 一、钱恂其人 二、身负数责的“留日学生监督” 三、与趋新人士的交游及言论 四、与张之洞之迎拒离合 五、结语 钱恂事迹补说——从张遵逵先生的来信谈起 一、入张之洞幕府的时间及奉旨进京召见 二、出任学生监督背后的“日本因素” 三、与郑孝胥之间的隐性竞争关系 四、庚子年与张之洞反目的潜因——兼论与宗方小太郎的关系 五、结语 也说义和团运动中的奕劻 一、五月二十日前奕劻之于“剿”“抚”的态度——兼与荣禄比较 二、总署改组与所谓“督办军务处”的成立 三、“虎城密电”究竟何指?——从东南角度看“庆、荣”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