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退德黑兰:吉米?卡特的悲剧外交》译自【英】戴维? P. 霍顿(David Patrick Houghton)的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Iran Hostage Crisis。该书2001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讲述了1979年美国和伊朗围绕解救人质事件展开的外交对决,既有对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实例性分析,也有对当时美国和伊朗关系的转变进的生动描述。该著作为研究人员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伊关系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也对普通读者了解美国和伊朗关系的恩怨情仇提供了历史资料。戴维 ? P. 霍顿(David Patrick Houghton)教授出生于英国,1996年毕业于匹兹堡大学政治学系获博士学位。1997-2003年在埃塞克斯大学任讲师,2001-2002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国际安全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2003-2013年在中佛罗里达大学任教,2013后到伦敦国王学院担任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政治心理学、外交决策、美国外交以及美伊关系等。本书共七章,分别是:1.吉米?卡特与外交悲剧;2.定位争论:现有文献的回顾;3危机的起源;4.等候的游戏;5.决策之日:人质解救计划;6.人质的历史;7.可选择的解释——伊朗决策的相似性。
作者简介
原书著者【英】戴维 ? P. 霍顿(David Patrick Houghton)教授出生于英国,1996年毕业于匹兹堡大学政治学系获博士学位。1997-2003年在埃塞克斯大学任讲师,2001-2002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国际安全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2003-2013年在中佛罗里达大学任教,2013后到伦敦国王学院担任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政治心理学、外交决策、美国外交以及美伊关系等。
本书稿译者蒋真,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世界史博士,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伊朗研究、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2006-2007学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做访问学者,2015-2016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曾先后赴美国、奥地利、德国、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参加学术交流。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美国制裁伊朗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突尼斯卷》和《中东部落社会史新月地带卷》,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变动中的神权政治——当代伊朗政治改革与发展研究》、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古兰经汉译文化研究》和特别资助项目《伊斯兰政治文化与当代中东政治发展的困境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和 重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参与完成译著1部,获陕西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陕西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2年入选西北大学首届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2015年入选陕西高校人文英才支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