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与公众环境感知(精)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与公众环境感知(精)

  • 字数: 250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孙传旺
  • 商品条码: 978730250892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居民的能源消费情况,包括能源消费趋势、未来路径,弹性估计、公平性分配等问题。对居民阶梯电价改革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包括对设计方案的讨论、对改革效率与公平的讨论。并且,以公众对核电发展的认知态度、对空气污染的认知态度为例,量化分析居民的环境感知。
作者简介
孙传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就职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212年厦门大学应用经济学(能源经济学专业)博士。215年国家公派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能源价格、能源规制、能源贸易。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Ecological Economics》、《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Applied Energ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27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6篇),出版专著1本。获得211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生学术新人奖,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等多个奖项。主持各级纵向课题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福建省软科学项目1项,厦门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厦门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基金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能源局、人民银行总行、财政部、国家电网公司等其他省部级等研究课题15项。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框架 9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0 第四节 贡献与未来研究方向 11 第二章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与公共环境感知 13 第一节 数据采集方法 13 第二节 问卷设计方案 15 第三节 实地调研方案 20 第四节 支付意愿估计法 23 一、二分法模型 23 二、四分法模型 24 三、Bivariate Probit模型 27 四、Protest模型 29 第五节 需求弹性估计 32 一、变弹性模型 32 二、AIDS模型 35 第六节 其他估计模型——阿特金森指数模型 38 第三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能源消费特征研究 47 第一节 城市化与居民能源消费 47 第二节 居民能源需求的价格弹性 与支出弹性 59 一、文献综述 60 二、能源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支出弹性 62 三、稳健性检验 64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居民能源 消费的锁定效应 68 第四节 未来居民能源消费的路径 选择与政策建议 75 一、未来居民能源消费的路径选择 75 二、政策建议 77 第四章 中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的影响与效果研究 85 第一节 居民电力价格改革的必要性 85 一、阶梯电价改革前居民用电量与电价状况 85 二、阶梯式居民电价的改革方案 90 三、关于居民电价改革的主要研究 95 四、本章的主要结构 98 第二节 反弹性的拉姆齐定价原则与阶梯电价设计方案 99 一、反弹性定价和住宅的效用曲线 99 二、居民电力需求的实证分析 103 三、关于居民阶梯电价的方案设计 108 四、小结 113 附录A:情景分析 114 附录B:阶梯电价设计 115 第三节 阶梯电价改革对居民电力消费的影响 117 一、家庭调研问卷与数据 118 二、实证结果 122 三、进一步讨论 126 四、小结 128 第四节 效率公平的双重目标与改革的效果 129 一、影响家庭电力消费方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130 二、阶梯电价与有目标的居民电力补贴 140 三、小结 144 第五节 结论和政策建议 145 第五章 中国核电发展与公众意愿研究 153 第一节 引言 153 一、世界核电发展 153 二、中国核电发展 155 三、公众对核电发展的态度 160 四、核电的邻避效应 163 五、本章结构 167 第二节 公众对核电发展的态度 168 一、公众对核电发展的观点 168 二、支付意愿测算 173 第三节 宣传普及对公众支付意愿的影响 174 一、调研设计和数据收集 174 二、宣传普及对支付意愿的影响 176 第四节 距离对公众支付意愿的影响 179 一、调研设计和数据收集 180 二、拒绝反应下距离对支付意愿的影响 181 三、不同地区距离对支付意愿的影响 185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188 一、结论 188 二、建议 190 第六章 中国雾霾治理与公众环境感知研究 197 第一节 大气污染与雾霾治理的现状 197 一、雾霾及其产生的原因 197 二、历史上著名的大气污染事件及其危害 199 三、中国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 201 四、政府采取的措施 204 五、公众态度与治理的效果 209 六、学者有关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研究 211 七、本章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214 第二节 评估公众对雾霾治理的环境认知 216 一、问卷设计 216 二、调研数据分析 218 三、对比比较 223 第三节 公众支付意愿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224 一、第一轮调研实证结果 224 二、第二轮调研实证结果 227 三、对比比较 235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236 第七章 居民能源消费的阿特金森指数研究 245 第一节 居民能源消费分布的公平性问题 245 第二节 不同区域城市间能源消费的阿特金森指数 250 第三节 不同规模城市间能源消费的阿特金森指数 255 第四节 结论 263 第八章 研究结论 26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