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字数: 290
出版社: 中信
作者: 杨照
商品条码: 978750868598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85
出版年份: 2018
印次: 1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1册《中国是怎么出现的》中,你会看到: ? 中国历史,如何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讲起; ? 如果没有近百年的考古发掘,我们对上古中国的认识就不全面; ? 陶器、墓葬、青铜器、聚落都会说话,那是真实的历史声音,有时候比历史文献更真实; ? 对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让我们比古人更加了解先秦; ? 大多数甲骨文字至今不能识别,是因为它们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 夏商周是同时存在、兴起于不同地域、先后成为共主的三个强大部族; ? 商朝的特点是爱喝酒和迷信,在后世士大夫心目中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 ? 中国之所为中国,一个重要要素就是文字……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2018-2019年陆续推出——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作者简介
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目录
总序: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第一讲 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了 01 为什么要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 002 02 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 - 005 03 认识古代中国,从宋明理学开始说起- 008 04 程朱、陆王之争与古代经典注释- 011 05 古代经典注释与考据学的繁荣- 014 06 阎若璩探案《古文尚书》- 017 07 考据学的拓展—— 从“辨伪”到“疑古”- 019 08 顾颉刚的“古史层累构成说”- 021 09 社会史论战——用“科学”认识中国史- 025 10 金石学的发展与甲骨文的发现- 027 11 发掘小屯殷墟的“天下第一所”- 031 12 彻底改写中国历史的考古发现- 035 13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从考古开始- 039 第二讲 考古学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古史 01 “挖死人骨头”的考古学- 044 02 从文化人类学到考古人类学- 047 03 我学习考古学的趣事- 051 04 改写考古学历史的谢里曼- 054 05 考古学是怎么产生的? - 057 06 考古学的考验- 060 07 考古怎么考? - 063 08 科学助推考古- 068 09 考古考什么? - 071 10 考古与文字记录的关系- 076 11 中国历史要从新石器时代讲起- 081 12 “满天星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084 13 陶器—— 理解中国文化开端的关键- 088 第三讲 新石器时代遗址与中国国家起源 01 国家从哪里来? - 092 02 关于国家起源的“治水社会说”- 095 03 新石器时代的居所和食物- 099 04 新石器时代房舍遗址- 103 05 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与陶器- 108 06 陶器的重要意义- 114 07 墓葬在说什么? - 118 08 陶器在说什么? - 122 09 以器皿为开端理解中国国家起源- 126 第四讲 夏、商、周的同步发展和夏人共主 01 夏、商、周是前后接续的王朝吗? - 132 02 商取代夏成为共主,并未消灭夏- 135 03 同时存在的夏、商、周各在何处? - 139 04 中国国家起源的实际状况- 142 05 三大区域的互相竞争推动了国家的产生- 145 06 夏人何以成为共主? - 148 07 从玉器得知社会分化- 151 08 青铜器铸造带来的启发- 155 09 青铜器纹饰的含义- 161 10 夏人通过其建筑技术而成为共主- 165 第五讲 聚落、建筑与共主更迭 01 最早被记录的王朝- 170 02 社会分化的产生与夯土技术- 172 03 农业定居聚落需要建筑技术- 176 04 聚落竞争与城墙修建- 179 05 夯土技术与宫室建筑- 182 06 宫室建筑的神圣性- 188 07 大型聚落与城墙林立- 191 08 “国”—— 城墙内外的分别- 195 09 氏族—— 全新的组织形式- 197 10 夏、商、周的共主更迭- 201 第六讲 中国古代文字与古代信仰 01 文字系统的发明- 206 02 中国古代文字的特殊功能- 210 03 甲骨文的意外发现- 215 04 甲骨文的内容- 219 05 甲骨文与氏族辨别- 222 06 中国文字起源推论- 227 07 《尚书》与《诗经》语言文字对比带来的启发- 230 08 中国文字的表意特性与特殊功能- 233 第七讲 鬼气森森的商朝 01 历史文献中的商朝历史- 238 02 成功的畜牧民族与迁徙、定居两难选择- 241 03 “商”为何又被称为“殷”? - 244 04 商王世系与二元统治- 247 05 商人与动物的特殊关系- 251 06 商朝的人祭与人的观念- 254 07 商朝统治的二元系统与占卜的两派- 259 08 旧派、新派此消彼长与鬼神信仰的衰落- 264 第八讲 从部落共主到国家体系 01 中国农业文化的多中心扩散发展- 270 02 由青铜器制作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273 03 动用大批人力的“劦田”- 276 04 商朝的大型动员和组织能力- 279 05 商朝的鬼神信仰- 282 06 商人的“连续性的世界观”- 286 07 商人权力的基础- 289 08 周人的崛起- 291 09 周人和羌人的联盟- 294 10 周人偷学商人的青铜铸造和文字- 297 11 周人对商人技艺的改革- 301 12 周人攻打戎狄和实力上升- 303 13 周人轻松翦商- 306 第九讲 商周之际的巨变 01 西周的宫室建筑- 312 02 周人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风格- 315 03 牧野之战的意外胜利- 319 04 商、周矛盾的来源和扩大- 322 05 周人的信仰和“天”的观念- 326 06 “天命”归周- 329 07 周人的人本观念- 332 08 周人翦商之后的统治策略- 335 09 周召东征- 338 10 周人全新的制度设计—— 封建制- 343 第十讲 周朝的统治制度 01 周人的忧患意识- 348 02 中国第一位政治家—— 周公- 350 03 二次东征与封建制的开始- 353 04 封建即征服- 356 05 封建以后如何统治? - 359 06 周人的宗法制度- 363 07 宗法制度的特别设计——昭穆制- 367 08 封建层级- 370 09 史官地位的提升和策命礼- 373 10 封建制的创举- 375 11 封建制与文字功能的提升- 378 12 中国文字在古代的崇高地位- 381 13 中国文明的另一项特质—— 记忆- 384 14 总结: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奠基- 38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