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五至十一世纪敦煌文学研究

五至十一世纪敦煌文学研究

  • 字数: 26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钟书林
  • 商品条码: 97875161906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钟书林著的《五至十一世纪敦煌文学研究》以 敦煌本土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从若干专题入手, 系统考察了公元五至十一世纪这五六百年间敦煌作 家生平创作情况,并对李孟西凉文学与中原文脉、 P.2555陷蕃组诗研究与唐代开元盛世的边疆格局、 从《为肃州刺史刘臣璧答南蕃书》看唐代中期的唐 蕃关系、《李陵变文》与中晚唐内外政局、《王昭 君变文》与唐蕃长庆会盟的政治关系、中晚唐敦煌 政治风云与悟真诗文集原貌探微、悟真与京城两街 诸寺高僧及诸朝官的诗歌酬唱,以及敦煌遗书 P.3963、P.3259悟真纪念文集与张承奉、曹议金政 权关系等多方面深入探讨,充分彰显出五至十一世 纪敦煌文学的总体风貌和独特气质,可以视为当代 敦煌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文史互证,考论结 合,启人深思,可谓预流之作。
目录
第一章 敦煌文学的特质新议 第一节 独特的文人作家群体 第二节 异域文体的独特风貌 一 崭新文体不断涌现 二 作品文体界限模糊 三 文体种类丰富繁多 第三节 中原正统文学与敦煌本土文学的雅俗交锋 一 中原正统文学与敦煌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 二 敦煌本土文学的雅俗兼胜 第四节 与时俯仰 彰显特色 第二章 西凉李暠文学集团与中原文脉 第一节 西凉王李暠与群僚的文学创作活动 一 靖恭堂、嘉纳堂的文学雅集 二 迁都酒泉与酒泉刻铭 三 西凉《槐树赋》活动与魏晋文学 四 李暠曲水赋诗与晋代文学风会 第二节 李暠向东晋朝廷的上表及其辞赋创作 一 李暠政权与中原文脉 二 李暠向东晋朝廷的上表 三 李暠《述志赋》创作与中原地区“述志”感怀的传统 第三节 李暠的蜀汉情结及其诫子书 一 李暠的刘备、诸葛亮情结 二 李暠《诫子书》与刘备、诸葛亮《诫子书》之比较 第四节 李暠妻尹氏与魏晋贤媛风范 一 尹氏的晋室情结 二 尹氏的谏子书 三 尹氏与东晋名媛谢道韫 第五节 名士与国师的风采:刘晒行迹与著述考论 一 “快婿”刘晒与“东床”王羲之 二 刘昞的仕宦和著述 三 刘昞从事著述的时间考论 四 刘昞的《人物志注》 五 刘昞的教育功绩 第六节 宋繇其人及张显、汜称的谏疏 一 宋繇其人与晋宋世风 二 张显、汜称谏疏与忠义悲歌 第七节 李暠政权的余响与魅力 一 李暠政权的民间余韵 二 李暠政权的文化遗响 三 李暠的人格魅力与陇西李氏及大唐宗室的关系 第三章 北朝至唐代中期的敦煌文学走势与中原政治格局 第一节 北朝、隋朝、唐代前期的敦煌文学 一 北魏的人口内徙与敦煌文学的停滞 二 唐代前期敦煌文学与中原文化 第二节 敦煌遗书P.2555陷蕃组诗与唐代开元盛世的边疆格局及唐、蕃关系 一 陷蕃组诗作者的初步推测与落蕃的大唐使团 二 陷蕃组诗创作背景与唐代开元后期西北边疆格局及民族关系 三 陷蕃组诗作者身份的再探讨与唐、蕃外交关系 第三节《为肃州刺史刘臣璧答南蕃书》疏证——兼论唐代中期的唐、蕃关系及书信创作时间 一 《为肃州刺史刘臣璧答南蕃书》疏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