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精神病学(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2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

精神病学(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2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

  • 字数: 816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马辛
  • 商品条码: 9787117197472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5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2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马辛主编的《精神病学(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 科医师用第2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 规划教材)》为研究生教材系列教材之一《精神病学 》第2版,目的是要在临床型研究生临床技能、临床 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起到手电筒、导航系统的作用 ,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 养。编写的切入点:在注重解决临床实际的前提下, 强调诊疗现状的剖析,必要的地方辅以回顾和展望( 回顾·现状·展望)。是临床研究生和住院医师不可 多得的自我提高用书。
作者简介
马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主任。学术兼职有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30年。 1996年11月至1997年11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部州立医院进修学习,学习精神病的临床研究及社区康复。回国后继续从事医、教、研工作。目前已成为医院的临床专家,并担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近年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参编精神医学专著20余部,其中担任主编、副主编5部。主持科研项目10项,如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抑郁症早期诊断方法和标准化综合治疗模式”,北京市科委研发攻关项目“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防治的适宜技术研究”等。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副总编辑。获“2009—2010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近几年来,由其组建和领导的一支心理健康服务团队走出医院,深入社区、厂矿、军队、学校等部门,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群众赞誉。2009年被北京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聘为“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专家委员会委员,2011年又被推选为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同年,被中央文明办、卫生部、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联合推为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特聘专家讲师团专家。
目录
第一章 精神病学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 西方精神病学的发展历史 一、远古阶段 二、中世纪阶段 三、近代史阶段 四、现代史阶段 第二节 中国精神病学及精神卫生服务的独特历史发展过程 第三节 中国精神疾病防治现状 一、精神疾病患病现状 二、精神疾病预防及临床诊疗现状 三、精神疾病防治可借鉴的经验及模式 第四节 精神病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思考 一、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的难点问题 三、思考与展望 第二章 分子遗传学技术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遗传学基本概念与分析技术简介 一、遗传突变和多态性 二、表观遗传学 三、分子遗传分析技术简介 第二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计划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背景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成果和意义 三、后基因组计划 第三节 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历史和现状 一、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三、孤独症的遗传学研究 第四节 精神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 一、精神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法 一、精神医学领域中的药物基因组学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 一、全基因组扫描的关联研究 二、遗传表型精细化及疾病生物遗传内表型的建立 三、表观遗传学与精神疾病 第三章 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结构影像学技术 二、功能影像学技术 第二节 精神科影像学研究 一、精神疾病的影像学研究 二、精神药理学的影像学研究 第三节 影像数据处理 一、结构性影像数据分析 二、功能性影像数据分析 第四章 电生理技术在精神疾病研究及其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诱发电位 一、诱发电位概述 二、诱发电位分类 三、诱发电位的分析内容 第三节 事件相关电位及其临床应用 一、事件相关电位方法与原理 二、事件相关电位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多导睡眠图及其临床应用 一、人类睡眠的多导睡眠图特征 二、临床和研究过程中常用的多导睡眠图指标 三、常见精神疾病的多导睡眠图特征研究 第五节 平稳眼跟踪运动在精神分裂症的应用 一、平稳眼跟踪运动研究方法 二、精神分裂症平稳眼跟踪运动改变的机制假说 第五章 模式动物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动物模型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动物模型用来做什么? 二、动物模型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二:什么样的模型是好的模型?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 二、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 三、焦虑和恐惧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 四、药物依赖解释模型及动物模型 五、异常学习理论 六、成瘾的疾病模型 七、药物依赖的动物模型 第三节 动物模型的局限性 第四节 动物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 神经生化、神经免疫和神经可塑性与精神疾病 第一节 神经生化与精神障碍 一、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生化基础——神经元和神经递质 二、精神疾病的神经生化基础 第二节 神经可塑与精神降碍 一、抑郁症与神经可塑性 二、精神分裂症与神经可塑性 三、孤独谱系障碍与神经可塑性 第三节 神经免疫与精神障碍 一、抑郁症与神经免疫 二、精神分裂症与神经免疫 三、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与神经免疫 第七章 精神疾病的临床药理学研究 第一节 精神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 一、药代动力学的体内过程 二、药物相互作用 三、群体药代动力学 第二节 精神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 一、精神药物TDM的临床意义 二、精神药物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三、精神药物治疗药物监测的实践 第三节 精神药物的临床试验和评价 一、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 二、精神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三、药物临床试验报告与CONSORT声明 四、上市药品再评价 第四节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一、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和方法 第五节 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的回顾与发展 一、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的回顾 二、开发中的精神药物 三、精神药物的个体化治疗 第八章 临床流行病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几个重要指标 一、率和比 二、发病指标 三、联系强度指标 第二节 科研设计 一、横断面研究 二、病例对照研究 三、队列研究 四、随机对照研究 第三节 常见的偏倚及防止方法 一、选择偏倚 …… 第十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十一章 会诊一联络精神病学 第十二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第十三章 精神分裂症 第十四章 心境障碍 第十五章 焦虑性障碍及应激相关障碍 第十六章 分离(转换)性障碍 第十七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第十八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第十九章 精神发育迟滞与广泛性发育障碍 第二十一章 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与物理治疗 第二十二章 危机干预 第二十三章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 第二十四章 社区精神卫生 第二十五章 精神疾病中的社会与人文学知识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