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镇化新产城发展模式研究/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研究文库

城镇化新产城发展模式研究/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研究文库

  • 字数: 15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家凯//王剑
  • 商品条码: 97875203190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3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提升城镇化 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以新型工业化作为城市化的新 动能,坚持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 和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在当前供给侧改革和经 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产城一体化成为发展新型城 镇化的重要方向。李家凯、王剑著的《城镇化新产 城发展模式研究》在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进程中 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为今后我国新型城镇 化应强调产业和城镇的和谐互动发展,从而实现产 业功能、城市功能以及生态功能的融合,构建出宜 业宜居的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模式。产城一体化 是新的发展理念,需要从土地规划、城市布局、社 会与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综合统筹考虑,改变过去 城市发展的土地扩张模式和工业发展园区模式的弊 端,解决传统城镇化出现的“半城镇化”、“中等 收入陷阱”、“大城市病”等诸多问题。 本书在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产城一体化基本思路 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有城镇化投融资体制的研究 成果进行了总结和系统梳理,认为传统城镇化的投 融资主体是政府和金融机构,这在过去强调大城市 建设时期是合适的,因为大城市的数量少、可利用 的财政资金和金融机构的资金多,可以在短时间内 快速支持一个城市的发展。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中小城市的发展数量多,且多在西部不发达地区 ,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金融机构的数量少,造成 了中小城市建设过程中受资金制约明显。因此,本 书从如何吸引民间资本角度出发,研究建立产城发 展过程中市场主导的多元城镇投融资体制,重点是 如何实现吸引社会资金的模式创新(PPP)与机制建 立、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进一步讨论该体制下政 府的职能转变和起到的主导与引领作用的边界,通 过政府与市场两种配置资源手段的综合使用,形成 合力,共同促进产城一体化发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任务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城镇化与产业支撑 二 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 三 城镇化建设投融资 四 研究评价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发展概况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缓慢起步阶段(1949—1977年) 二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多元加速发展阶段(1978—2000年) 三 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一 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二 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三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不断完善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半城镇化”现象严重 二 土地城镇化矛盾突出 三 城镇化发展面临资金“瓶颈 四 城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地域差别大 五 城乡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第四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要求 一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两个原则 二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三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第五节 城镇化相关理论基础 一 增长极理论 二 城市进化理论 三 城市群发展理论 四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内涵与国外典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 传统意义上城镇化的内涵 二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三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 四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 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 二 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 第三节 国外典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对我国城镇化的启示 一 工业化推动的英国城镇化发展模式 二 市场主导自由放任的美国城镇化发展模式 三 城乡统筹与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德国城镇化发展模式 四 大城市主导非均衡发展的日本城镇化发展模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