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对外汉语教学语感培养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语感培养研究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赵春利
  • 商品条码: 97875203300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5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语感的理论性质和实践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对外 汉语教学的难题。赵春利著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感 培养研究》主要论述以下两个方面内容:第一,从 语感的本体论、认识论、理解论、判断论和因果论 五个理论角度澄清语感的内化和转化本质;第二, 根据语感的内化和转化理论,从语言的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验证和教学理念五个实 践层面提出了语感培养的信息转换教学法。
作者简介
赵春利,男,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获暨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至20lO年在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语法学、汉语教学、哲学美学。已出版学术专著《现代汉语形名组合研究》。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三项。
目录
序 导言 上编 语感培养理论 第一章 语感本质的逻辑界定 第一节 语感的质的规定性 第二节 语感的量的规定性 第三节 语感的关系规定性 第四节 语感的模态规定性 第二章 语感认知的新言文观 第一节 语音中心论和文字中心论 第二节 两种传统言文观面临的困境 第三节 构建言文合一的新言文观 第四节 基于言文合一观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第三章 语感理解的特性机制 第一节 建立“语感理解论”的意义 第二节 语感理解的层次和特性 第三节 语感理解的机制 第四节 语感理解的程度 第五节 语感理解的类型 第四章 语感判断的偏误分析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留学生偏误的规律性及成因分析 第五章 语感形成的内化转化 第一节 语感问题的分类系统 第二节 传统教学的技能分化思想 第三节 语感形成的内化转化 下编 语感培养实践 第六章 语感培养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语感培养的原则依据 第二节 语音与意义的内化原则 第三节 结构句式的模式化原则 第四节 文化传统的观念化原则 第七章 语感训练的语气教学 第一节 语气范畴的逻辑界定 第二节 语感培养的语气教学 第八章 语感训练的非言语教学 第一节 非言语交际要素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非言语交际要素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容 第三节 非言语交际要素教学的重要性 第四节 非言语交际要素的教学策略 第九章 语感培养的转换教学法 第一节 信息转换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信息转换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第十章 语感训练的团队教学 第一节 掌握每个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 第二节 把握口语教学的整体思路 第三节 详解口语训练的具体过程 第四节 团队教学的分工效果 第十一章 语感训练的言语转化率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记忆特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