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苏门六弟子散文研究/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术文库

苏门六弟子散文研究/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术文库

  • 字数: 28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朱晓青|总主编:彭松乔//吴艳
  • 商品条码: 97875203076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苏门六弟子系指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陈师道、李廌六位北宋文学家。他们自北宋熙宁 年间陆续集于苏门,开始师友之间的文学交游,形 成北宋中后期文坛一个重要的文人创作群体。苏轼 主盟文坛,将传承文章事业的希望与责任托付苏门 六弟子,六弟子也不负所托,以个性鲜明、风格各 异的散文创作,丰富和发展了古文艺术传统,完成 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朱晓青著的《苏门六弟子散文研究》全面考察 六弟子的散文创作,深入分析各人之特色异同,他 们在文论与创作上对苏轼的继承与创变。结合北宋 古文运动的演进,阐述六弟子对古文艺术传统的贡 献,合理评价其历史地位。
目录
导言 一 课题来源 二 研究背景 三 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苏门六弟子与苏轼的师承关系 第一节 苏门“弟子”称呼的由来 一 苏轼与六弟子的相得与订交 二 师道在六弟子言行中的体现 第二节 师承关系对六弟子文学人生的影响 一 散文创作上的提携促进 二 人生经历中的患难与共 三 人格精神上的修养淬炼 第三节 苏轼散文的创作特色和他对六弟子的期待 一 政史论文 二 记体文 三 小品文 第二章 苏门六弟子的文论 第一节 黄庭坚、秦观、张耒的文论 一 黄庭坚的文论 二 秦观的文论 三 张耒的文论 第二节 陈师道、晁补之、李廌的文论 一 陈师道的文论 二 晁补之的文论 三 李腐的文论 第三节 六弟子对苏轼散文理论的继承与创变 一 六弟子对苏轼散文理论的继承 二 六弟子对苏轼散文理论的创变 三 散文理论异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及背景因素 第四节 六弟子对古典散文理论的贡献 一 六弟子对古典散文艺术构成质素的认知与提炼 二 六弟子文论中体现出的散文史观 第三章 苏门六弟子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黄庭坚、秦观、张耒的散文创作 一 黄庭坚的散文创作 二 秦观的散文创作 三 张耒的散文创作 第二节 陈师道、晁补之、李廌的散文创作 一 陈师道的散文创作 二 晁补之的散文创作 三 李腐的散文创作 第三节 六弟子对苏轼文风的继承与突破 一 策论奏议 二 序文杂记 三 书简题跋 第四节 六弟子文风同异考辨 一 平易三子——黄庭坚、陈师道、张耒 二 奇丽三子——秦观、晁补之、李腐 第四章 六弟子与北宋古文运动关系考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