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

  • 字数: 28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王源
  • 商品条码: 97870101924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源著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 》以中国新时期小说中出现的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 、色彩的小说作品为主要观照和讨论对象,从理论 分析与创作实践两个向度的结合性研究出发,以相 关的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为参照物来对新时期小说 的创作实践进行剖析,并结合文本的细读,深入探 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的文学理论及 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稿尝试构建一个宏 观的理论分析视角,来审视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 冲击和启发对于新时期小说发展所具有的客观积极 性意义,同时也理性剖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带给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某些负面性消极影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及其文学思潮概述 一、何谓“后现代主义 二、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概述 第二节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一、中国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的译介和研究 二、中国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译介和研究 第三节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思潮对新时期文坛的影响 一、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在新时期文坛的批评实践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语境中的自适性发展 一、中国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契合 二、从‘舶来品’到自主性成长: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 文学在新时期的发展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新时期小说观念的嬗变 第一节 小说本体论的阐释:从功能载体到审美客体的转换 一、传统的小说本体论阐释:功能栽体论 二、新时期的小说本体论阐释:审美客体论 第二节 小说叙事论的延展:从方法论到本体论的突破 第三节 小说价值论的探讨: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权衡 一、功利之“用”:消解宏大层面的功利价值 二、审美之“美”:发掘多样性的审美意味 第三章 新时期小说呈现的后现代主义影像 第一节 小说作品中的“人’:个体化生存主体或平面化存在符号 一、特定群体或精神理念的典型及象征意义的剥离 二、精神信仰与终极意义的消解 三、生存状态与生命体验的非理性 四、性格的破碎与模糊 第二节 小说作品中的“社会”:平面化、断裂化、 欲望化的转型期社会 一、转型期社会:滋生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土壤 二、新时期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中转型期社会的投影 第三节 小说作品中的“历史”:解构宏大叙事之后的 重新发现 一、理论准备和时代积淀 二、个人视角透视的历史影像 第四节 小说作品中的“文化”:消解固有文化中心后的 多元化呈现 一、对传统文化的质疑性反思与突破 二、大众文化的强势崛起 第五节 小说作品中的“性别”:两性关系中 女性主体意识的凸显 一、彻底颠覆男权话语体系中的传统女性标签 二、凸显生存困境中女性的主体意识觉醒 三、消解宏大叙事遮蔽后的女性自发性选择 四、摒弃男性中心后的女性自我世界建构 第四章 新时期小说的后现代主义艺术追求及特征 第一节 艺术追求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一、创作视角:以“形而下”消解“形而上”神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