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精)/杨耕作品系列

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精)/杨耕作品系列

  • 字数: 32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杨耕
  • 商品条码: 97873032263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杨耕,1956年生。安徽合肥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哲学)组长。 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55《哲学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R200余篇;先后出版《扬耕集》《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等著作20部;教学、科研成果先后6次获国家级奖。
目录
导论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 一 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机械唯物主义与现实人道主义 二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终结形而上学 第一章 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 一 社会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及其中介 二 实践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 人对自然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四 否定性的辩证法 五 实践:人类社会和人类世界的本体 第二章 社会的个人与个人的社会 一 “有生命的个人”与“现实的个人” 二 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三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 “社会生产人”与“人生产社会” 第三章 社会的本质、结构和有机体的特征 一 实践:社会生活的本质 二 社会结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三 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形式和意识形态 四 社会有机体及其特征 第四章 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一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何种意义上与 自然历史过程“相似” 二 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派生形态和超越形态 三 人类总体历史的进程与具体民族历史的进程 四 社会历史过程与自然历史过程的区别 第五章 历史规律的形成与特征 一 历史规律的实践性、总体性和重复性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四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五 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活动的选择性 第六章 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 一 人文关怀的取向与历史尺度的坚守 二 价值关系: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 价值观:价值关系应然状态的期盼与展示 第七章 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 一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 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 三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四 重演:意识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本质关系 五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六 意识形态批判 七 意识形态批判与资本批判的统一 第八章 实践反思与“从后思索” 一 从黑格尔的思辨反思到马克思的实践反思 二 “从后思索法”:马克思一贯主张的思维方法 三 “从后思索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四 “从后思索法”的基本要求 五 “从后思索法”与批判的历史哲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