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群体性事件发生学研究/云岭学者系列丛书

群体性事件发生学研究/云岭学者系列丛书

  • 字数: 24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胡仕林|总主编:杨林
  • 商品条码: 97875203172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理论 (二)国内研究 三 研究的进路方法 (一)发生学意义上的“过程” (二)“过程”中的结构与行动 (三)材料及运用技术 四 研究写作的思路、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群体性事件的类型 一 学术界关于群体性事件分类研究的成果及其缺憾 二 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分类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三 冲突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理想类型” (一)群体性事件的分类维度 (二)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类型及其实例分析 (三)初始矛盾、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及演化关系 第二章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本过程要素——以孟连“7·19”事件和阳县“4·1”事件为例 一 孟连“7·19”事件 (一)橡胶企业改制遗留隐患及利益分配矛盾显现 (二)林权改革、胶农维权与矛盾激化 (三)“7·19”事件事发经过 (四)“7·19”事件之后 二 阳县“4·1”事件 三 两个事件的基本过程要素及提出的问题 第三章 群体性事件初始矛盾形态的生成 一 社会转型期影响行动者行动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主导经济建设 (二)社会结构变化 (三)社会失范 (四)总体性社会控制瓦解 二 利益性矛盾的生成 (一)无规则的行动 (二)政府的反规则行动 (三) 民众的反规则行动 三 价值性矛盾的生成 (一)强制性利益调整 (二)差距化生存状态 (三)价值共识缺乏 第四章 利益性冲突事件的发生机理与逻辑 一 共意的建构 (一)共意建构的结构基础: 同质性 (二)共意建构的关键机制:共意动员 (三)“搭便车”心理的克服 二 行动的组织与动员 (一)组织者的产生 (二)组织者的组织准备行为 三 体制内行动的失败与正式控制机制的失效 (一)正式控制机制的构成 (二)合意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失效:合意贫困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