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精)

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精)

  • 字数: 80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承贵
  • 商品条码: 97875203273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03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3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在20世纪对中国传统哲学究竟意味着什 么,仍然是见仁见智的学术难题。李承贵著的这本《 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精) 》将以西方哲学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概括为唯物 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 范式、自我认知范式五大认知范式,以“认知范式” 为主轴,系统、深入地考察了五大认知范式的形成过 程和具体实践情形。在此基础上,充分肯定了西方哲 学作为理解方法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世界化的意义,客 观揭示了西方哲学方法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寻 了克服这些问题的对策。继而以“解释学”与“范式 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五大认知范式的相互关系,探 讨了五大认知范式理解实践中的价值参与问题,揭示 了五大认知范式转移的原因与方式。因此,我们如果 从学术的、文明融合的视域去客观地检讨西方哲学在 20世纪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所作所为,呈现于我们眼前 的或许不全是悲观的景象。
作者简介
李承贵,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儒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朱子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韩国成均馆大学客座教授。出版著作《儒士视域中的佛教》等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2005年入选国家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言 第一章 认知中国传统哲学范式的形成 第一节 唯物认知范式的形成 一 “唯物”之为学术方法意识的形成 二 唯物主义之为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 第二节 科学认知范式的形成 一 “科学”之为学术方法意识的形成 二 科学主义之为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 第三节 人文认知范式的形成 一 “人文”之为学术方法意识的形成 二 人文主义之为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 第四节 逻辑认知范式的形成 一 “逻辑”之为学术方法意识的形成 二 逻辑主义之为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 第五节 自我认知范式的形成 一 “自我”之为学术方法意识的形成 二 自我主义之为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 第二章 唯物认知范式与中国传统哲学 第一节 唯物认知范式与哲学概念和命题 一 唯物认知范式视域下的哲学概念 二 唯物认知范式视域下的哲学命题 第二节 唯物认知范式与哲学特点和系统 一 唯物认知范式视域下的哲学特点 二 唯物认知范式视域下的哲学系统 第三节 唯物认知范式应用之检讨 一 唯物地开掘了中国传统哲学资源 二 唯物地提升了中国传统哲学品质 三 唯物认知范式应用之问题 第三章 科学认知范式与中国传统哲学 第一节 科学认知范式与哲学概念和命题 一 科学认知范式视域下的哲学概念 二 科学认知范式视域下的哲学命题 第二节 科学认知范式与哲学特和精神 一 科学认知范式视域下的哲学特点 二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科学精神 三 中国哲学特性与科学方法的限制 第三节 科学认知范式应用之检讨 一 科学思想资源的发掘和整理 二 提升中国传统哲学的品质 三 科学认知范式应用之思考 第四章 人文认知范式与中国传统哲学 第一节 人文认知范式与哲学概念和命题 一 人文认知范式视域下的哲学概念 二 人文认知范式视域下的哲学命题 第二节 人文认知范式与哲学特点和系统 一 人文认知范式视域下的哲学特点 二 人文认知范式视域下的哲学系统 第三节 人文认知范式应用之检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