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与构建

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与构建

  • 字数: 50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盖光
  • 商品条码: 97875203256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生态批评将生态与文学有机联姻,形成文学与生 命体验、视点转换及话语表达的特殊研究线路,亦环 绕生态有机性而助推文学研究范式转换,借力于复杂 性思维呈现自然、生态、生命及文学活动的多样性。 中国文学传统独具“道生”性缘生点,形成以“天人 合和”为运演脉络的生态智慧基础,在悟解自然、文 学“艺境”创造,诗性价值,情意韵通,艺术本真及 神性魅力的展示等方面与生态批评能形成良好对接, 并能建立有机共存的多向整合及融合机制。生态文化 、生态美学、人类学、现象学及知识论等诸多学科领 域的优化路径,能够支持、凸显且完备这种“融合” 的学理构建。盖光著的《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 融合与构建》共十二章及引言、结语,分理论篇、融 合篇、析源篇和构建篇。
目录
引言 生态批评的阈界拓展 理论篇 第一章 生态批评的表达路线 第一节 生态批评的价值性、公共性及诗意性介入 第二节 生态批评的体验性路线 第三节 生态批评的视点转换路线 第四节 生态批评的话语表达路线 第五节 生态批评与文学的中西互通路线 第二章 生态批评与文学研究范式转换 第一节 范式转换:文学研究的“革命”之路 第二节 生态批评与“中心”性范式转换 第三节 生态批评与存在论范式转换 第四节 生态批评与价值论范式转换 第五节 生态批评与文化范式的转换 第三章 生态批评与复杂性思维 第一节 生态批评与复杂性思维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节 生态批评与文学活动的自组织性 第三节 生态批评与关系性思维 第四节 生态批评与过程性思维 第五节 生态批评与过程—关系性体验 融合篇 第四章 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的融合 第一节 对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的文化观念阐释 第二节 历史境域中生态体验的相似性 第三节 生态批评的现代境域与中国文学传统 第四节 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境域与生态批评对接 第五节 “情理”指向:共塑融通而亲和的“当代性” 第五章 天人和合:中国智慧的生态意涵 第一节 入驻生态:探寻智慧的发生源 第二节 生态智慧:探究万物的“居所” 第三节 “道生”:中国生态智慧的哲性基础 第四节 生态智慧的中国话语 第五节 至诚尽性:对生态智慧的价值追问 第六章 哲性观照:中国文学传统的生态智慧基础 第一节 易学传统的生态智慧 第二节 “穷神”传统的生态智慧 第三节 东方宗教传统的生态智慧 第四节 诗学传统的生态智慧 第五节 镜与灯:互释互镜的张力 析源篇 第七章 智慧显魅:中国文学之“艺境”澄明 第一节 境界智慧的生态转换意涵 第二节 有无之境:境界智慧的本体存在 第三节 王国维“境界”说的生态智慧 第四节 境界智慧的现代探究 第五节 “去蔽”与“敞亮”:从“艺境”走向澄明 第八章 悟解自然:中国文学传统的生态发生 第一节 自然之“然”与生命体悟的表达智慧 第二节 原始神话的“生态”意蕴 第三节 图腾崇尚的“生态”意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