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文化史理论与方法(首届全国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社会文化史理论与方法(首届全国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字数: 35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梁景和
  • 商品条码: 97875097645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4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文化史已经走过25年的学术历程,取得 了令人注目的研究成 果。但社会文化史研究能否继续破浪前行,关键在青 年一代学者的研究进 展。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中国社会文化研究会、首 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 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青 年学者社会文化史理论 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其主旨就是梳理社会文化史的缘 起、挑战与机遇,理清 社会文化史的多维综合交叉的特质、特有的意义和价 值,以及可供借镜的多 种理论和方法,多层面、多角度论述社会文化史书写 的可能性,指导青年学 者拓展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领域,从而继承社会文化史 研究的重任,提升社会 文化史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 梁景和主编的这本《社会文化史理论与方法(首 届全国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会议论文 20多篇,值得社会文化史学术同人参考借鉴。
目录
主持词【梁景和】 贺词【耿云志】 致辞【刘志琴】 致辞【李长莉】 当代台湾史学的“文化转向”:以《新史学》为例的探讨【蒋竹山】 社会文化史研究须重视转型时代的现代性问题【黄 东】 社会文化史研究方法之我见【李慧波】 关于社会文化史研究视角“下移”的思考【董怀良】 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追溯与反思【李二苓】 试论人文史观在近代婚姻变革研究中的运用【王栋亮】 首都国族记忆空间之建构——以北京天安门广场与柏林浩劫纪念碑为中心的探讨【潘宗亿】 电影如何成为社会文化史的研究素材——以“再解读”的方法为例【张 弛】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保护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蔡 杨】 潘光旦的妇女论述及其争议【吕文浩】 国家缺位的防疫:“大跃进”时期河北伤寒疫情与政府应对【王 胜】 女学与医学:近代中国“女子宜习医”思潮之兴起【徐晨光】 穿警服的防疫者——北洋政府时期北京警察对传染病的防治【丁 芮】 民国时期北京的卫生防疫宣传工作【李自典】 陶希圣与《食货》【刘春强】 黄炎培的地缘交往网络【张立程】 晚清下层人士的西学认知与实践——以阳湖人赵宏为例【赵中亚】 北平官方社会救助实践评析(1927~1937)【刘荣臻】 清末民初黑龙江移民社会保障述论【魏 影】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信仰世界——伍廷芳与灵学【郑 国】 义序黄氏祠堂功能及其变迁【张 菲】 社会文化史具有多维综合交叉的特质——在首届全国青年学者社会文化史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发言【梁景和】 首届全国青年学者社会文化史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秦 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