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列宁政治遗产十论

列宁政治遗产十论

  • 字数: 229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周尚文
  • 商品条码: 978720815219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列宁离开这个世界快一百年了。他缔造一个新型 的革命党,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夹缝中建立一个新的 国家制度,他像马克思一样,从来没有把受时间、空 间限制的俄国经验一般化,而是通过一场新制度的社 会实验,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搅动20世纪国际秩序的苏共;与苏维埃政权伴生 的无产阶级专政;处理“党外有党、党内有派”的矛 盾;探寻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经济政策;视农 民为无产阶级长期的同盟者…… 当然,列宁时代也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 莫衷一是的党国体制;摇摆的知识分子政策;解 放全人类的革命理想主义的困顿…… 更多内容,请看由周尚文著的《列宁政治遗产十 论》。
目录
序一/邓伟志 序二/叶书宗 前言 理性对待列宁政治遗产 一 苏共:列宁最重要的政治遗产 “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 未能完成的政党转型 政治遗产的时代回应 二 布尔什维克何以能取得政权 俄国革命的缘起 《四月提纲》的是是非非 布尔什维克胜利的秘诀 民众的胜利,历史的选择 三 一党制执政模式的形成 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国内主要政治力量 围绕立宪会议存废的斗争 与左派社会革命党的联合与分裂 一党执政体制的确立 四 “无产阶级专政”的是与非 “无产阶级专政”的两种释义 “无产阶级专政”应是“绝对强硬的政权” 对苏式“无产阶级专政”的评说 五 “党国制”的利与弊 苏联“党国制”的形成 “党国制”的优势 “党国制”与斯大林模式 六 执政时期处理党内矛盾的经验教训 列宁处理党内争论两例 斯大林处理党内矛盾的错误方针 处理党内矛盾的几点思考 七 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 无产阶级政党在落后国家执政后面临的历史任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直接过渡”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列宁在反思和探索中前行 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局限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曲折中前进 八 处理农民问题上的矛盾和纠结 “马铃薯现象”:小农地位的社会学分析 “同盟军”还是“同路人” 征粮:与农民的一场“战争” 列宁在农民问题上的转变和探索 九 知识分子政策的得与失 近代俄国文化生态和知识分子的分类 对技术型知识分子:赎买—利用 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子:无奈—驱离 革命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及其命运 十 世界革命:理想主义的困顿 作为理想的世界革命理论 作为行动的世界革命战略 从理想到现实的回归 关于世界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几点思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