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起读《内经》

一起读《内经》

  • 字数: 206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孙洁|责编:包艳燕//孔令青
  • 商品条码: 978751325023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7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册:第一册 包括人与天地、阴阳、五行 、脏腑、精气神等内容;第 二册重点阐释病因病机;第 三册包括诊法、治法、病证 、养生等内容。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紧密结合临床,深入浅出 地讲解《黄帝内经》中重点 条文,既为初习《内经》者 之入门阶梯,又乃刚入医门 者之临证参考。
目录
第一讲 人与天地 一、人本于天地 (一)人由天地之气所生 (二)不同的气化特点成就了世间万物 (三)保持与天地阴阳特点的一致性 二、人与天地相应 (一)天道“藏德不止” (二)天人相应 三、人以天地为法 (一)人身之气与四时相应 (二)人身之气与昼夜变化相应 (三)法天地以察气血之盛衰 第二讲 阴阳 一、阴阳是宇宙万物化生的基础 二、阴阳是怎样化生万物的 (一)阴阳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纲领 (二)阴阳的特点 (三)阳化气,阴成形 (四)阴阳气化举例 三、阴阳的关系及特性 (一)阴阳相互为用 (二)阴阳无限可分 (三)阴阳相互转化 (四)阴阳复有阴阳 (五)阴平阳秘是人身之常态 (六)阴阳的相互作用 第三讲 五行 一、什么是五行 二、天地、人身之五行 (一)天地的五行 (二)人身的五行 (三)五行所伤和所胜 (四)五脏收受 三、五行的承制变化 (一)五行与六气的关系 (二)亢则害、承乃制与五行的制化胜复 第四讲 脏腑 一、脏腑概说 (一)什么是藏象 (二)一心 (三)肺 (四)肾 (五)肝 (六)脾 二、脏腑十二官 (一)君主之官 (二)相傅之官 (三)将军之官 (四)中正之官 (五)臣使之官 (六)仓廪之官、传道之官、受盛之官 (七)作强之官 (八)决渎之官、州都之官 三、脏腑的功能 (一)奇恒之腑 (二)传化之腑 (三)脏腑的功能特点 (四)守经隧对脏腑功能的重要性 (五)六腑之应 (六)心不客邪 四、脏腑盛衰与人之天年 (一)女子的生长发育 (二)男子的生长发育 (三)人年已老而可以有子 (四)人的天寿规律 五、脾在五脏中的特殊地位 (一)脾病而四肢不用 (二)脾不主时 (三)脾为胃行其津液 第五讲 精气神 一、人的血气精神 (一)血 (二)气 (三)志意 (四)脏腑与血气精神 (五)一气而化六气 (六)先后天之本 二、饮食进入人身以后发生的变化 (一)食物的代谢规律 (二)水饮的代谢规律 三、营卫之气 (一)水谷化生宗气和营卫 (二)五味各走五脏,以化营卫 (三)营气的运行规律 (四)三焦与营卫津液的关系 (五)津液也可以化血 四、气血运行 (一)人之周身都需要血气的濡养 (二)肝藏血的意义 (三)血络空虚而受邪的后果 五、寒暑变化对津液代谢的影响 (一)五味各入其海 (二)津液出于上焦的常与变 六、人的精神意识 (一)神的重要性 (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怎么产生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