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厦门市低碳城市创新发展研究

厦门市低碳城市创新发展研究

  • 字数: 29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潘家华//庄贵阳|总主编:马援//张志红
  • 商品条码: 97875201213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厦门创建低碳创新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综合、集成、创新性的工程,需要从生态、科技、社会等领域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整体考虑与谋划,为了继续打造“厦门低碳模式”,应明确从三个方向来进行创新继续促进低碳发展: 问题导向型创新:针对目前厦门市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建立和完善厦门市低碳城市发展框架,出台更多支持低碳发展的针对性立法,明确政府各部门的减排责任,将低碳创新发展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针对当前低碳发展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问题,进一步引入非政府背景的各种力量,形成多元多层推动低碳创新发展态势;推动政府由管理、审批型向服务、监管型转变;加快低碳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使厦门成为集聚低碳创新发展资源的集中地。 需求导向型创新:福建省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其战略定位中,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厦门市生态环境基础优良,低碳工作开展较早,应该积极发挥在省内的引领作用,积极将一些先进的经验进一步强化并加以复制和推广。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制度创新高地,厦门市应当进一步建立能够促进低碳发展的评价考核体系,为相关的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树立低碳创新发展的旗帜,发挥厦门市对全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示范效应。
作者简介
潘家华,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UNDP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员、能源与环境顾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社会经济评估工作组(荷兰)高级经济学家;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2010年)讲解 “关于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思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土地与资源经济学、世界经济、能源与气候政策等。主持了多项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973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国家部委和地方省市委托研究项目,在《科学》、《自然》、《牛津经济政策评论》等国际和《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等国内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译)著300余篇(章、部)。获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二等奖三次、一等奖一次;获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10-2011年)称号,2016年获中华宝钢环境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