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 字数: 85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德)康德|译者:杨云飞
  • 商品条码: 978701012356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0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2
定价:¥1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出版于1785年,是康德道 德哲学的代表作之一。这部著作系统地展示了康德如 何从一般的道德常识中挖掘出道德性的最高原则,并 对道德法则与自由意志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澄清。在本 书中,康德详尽地阐释了“出于义务而行动”的道德 价值,强调从动机和形式方面理解行动的道德性,这 为义务论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康德道德哲学的核 心论题定言命令,也是在本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讨论 。在康德表述定言命令的诸公式中,普遍法则公式提 供了检验行动是否符合道德要求的基本标准;“人是 目的”这一命题作为人性公式的凝练表达,更是成为 脍炙人口的道德箴言;自律公式则将道德的根据置于 理性的主体自身,这被很多学者视为道德哲学中的“ 哥白尼革命”。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篇幅虽短,却对现代道德 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现代哲学家将本 书看作可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尼 各马可伦理学》相提并论的伟大经典。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 第二章 从通俗的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 意志自律作为德性的至上原则 意志他律作为德性的一切不真实的原则之根源 由他律的这一被假定的基本概念对一切可能的德性 原则加以划分 第三章 从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粹实践理性批判 自由概念是解释意志自律的钥匙 自由必须被预设为一切理性存在者的意志的属性 论依附于德性之各种理念的关切 一种定言命令如何可能? 论一切实践哲学的最终界限 总评 德汉术语索引 附录 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