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落日残照(晚清杨乃武冤案昭雪)(精)

落日残照(晚清杨乃武冤案昭雪)(精)

  • 字数: 249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陆永棣
  • 商品条码: 978730129348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案件发生在当时的杭州郊县余杭。一个豆腐作坊伙计因病而亡,酿成了一起惊动晚清朝野的冤案,其影响至今绵延不绝。该案案情曲折离奇,从案发到纠正横跨同治光绪两朝历时三年有余,审理过程山重水复。从地方县衙州府臬司巡抚,到中央部院阁僚军机大臣,下至小小仵作,上达两宫太后,扯动了整个晚清官场。这一案件是晚清司法最鲜活、最全面的体现;而且王朝衰落中的冤狱层出,皇权式微下的央地司法权力之争,更能于此案中集中体味。可以说,此案对于研究晚清政治史、法制史、社会史等都颇具价值。 本书意在挖掘此案中冤情的发生、发展并最终获得昭雪这一过程背后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案件始末和清朝死刑案件的审理程序作了介绍。第二部分以五章的篇幅,从冤案形成的自身逻辑,官员的无能与官场的腐败,幕友的“锻炼”与幕帮的回护,衙蠹的贪婪与衙门的放纵,刑讯逼供与冤狱等五个方面,论证了冤狱形成的必然性。第三部分又以朝廷的决心:恢复对死刑裁判权的控制;举人的力量:杨乃武自己拯救自己;媒体的影响:《申报》的传播与当局的压力;制度的余荫:京控之路上的返照回光等四章,探讨了杨乃武案最终得以昭雪的真实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2007第4期《中外法学》刊登的《落日残照—晚清杨乃武案昭雪的历史、社会与制度因素》,主要以本书稿的第三部分为基础写就。论文发表后获得两个重量级的奖项:一是《中外法学》编辑部曾对2000-2007八个年度发表在该刊物上的全部论文进行评选,共评出12篇优秀论文,本文为第二名(见《中外法学》2008年第1期新闻简讯);二是中国法学会2008年5月根据《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评奖办法》评选了第一届“法学期刊秀秀论文奖”共23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2篇,本文名列第四,为二等奖第一名。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案件发生在当时的杭州郊县余杭。一个豆腐作坊伙计因病而亡,酿成了一起惊动晚清朝野的冤案,其影响至今绵延不绝。该案案情曲折离奇,从案发到纠正横跨同治光绪两朝历时三年有余,审理过程山重水复。从地方县衙州府臬司巡抚,到中央部院阁僚军机大臣,下至小小仵作,上达两宫太后,扯动了整个晚清官场。这一案件是晚清司法最鲜活、最全面的体现;而且王朝衰落中的冤狱层出,皇权式微下的央地司法权力之争,更能于此案中集中体味。可以说,此案对于研究晚清政治史、法制史、社会史等都颇具价值。 本书意在挖掘此案中冤情的发生、发展并最终获得昭雪这一过程背后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案件始末和清朝死刑案件的审理程序作了介绍。第二部分以五章的篇幅,从冤案形成的自身逻辑,官员的无能与官场的腐败,幕友的“锻炼”与幕帮的回护,衙蠹的贪婪与衙门的放纵,刑讯逼供与冤狱等五个方面,论证了冤狱形成的必然性。第三部分又以朝廷的决心:恢复对死刑裁判权的控制;举人的力量:杨乃武自己拯救自己;媒体的影响:《申报》的传播与当局的压力;制度的余荫:京控之路上的返照回光等四章,探讨了杨乃武案最终得以昭雪的真实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2007第4期《中外法学》刊登的《落日残照—晚清杨乃武案昭雪的历史、社会与制度因素》,主要以本书稿的第三部分为基础写就。论文发表后获得两个重量级的奖项:一是《中外法学》编辑部曾对2000-2007八个年度发表在该刊物上的全部论文进行评选,共评出12篇优秀论文,本文为第二名(见《中外法学》2008年第1期新闻简讯);二是中国法学会2008年5月根据《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评奖办法》评选了第一届“法学期刊秀秀论文奖”共23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2篇,本文名列第四,为二等奖第一名。
作者简介
 陆永棣,男,浙江绍兴人。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特聘教授。198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1997年9月至199年7月在复旦大学法律史专业研究生班学习,2014年1月赴香港城市大学中国高级法官研修班研修。曾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办公室主任、审判委员会委员。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现代法学》《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有《开庭以后:判例与民法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1877帝国司法的回光返照:晚清冤狱中的杨乃武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等。
目录
上部 第一章蒙冤与昭雪:杨乃武冤案始末 一、葛毕氏的短暂婚姻和葛品连的暴死 二、知县刘锡彤的先入为主与葛毕氏的屈招诬攀 三、“钱宝生”被诱假证,杭州府枉坐杨乃武、葛毕氏死罪 四、按察使司巡抚草率定案与钦差学政将错就错 五、海会寺验尸,杨乃武、葛毕氏沉冤终获昭雪 第二章清代死刑案件的审理程序 一、侦查初审:州县政府对死刑案件的审理职责与程序 二、审转解司:“上下关键”的府一级审判 三、复审具题:作为地方最高审级的按察使司与督抚对死刑案件的审理 四、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的审理 五、死刑最终裁决 中部 第三章冤案形成的自身逻辑 一、“同食教经”惹下牢狱之灾 二、“诬认”尸毒定下冤案基调 三、臬司巡抚依样画瓢,草率定案 四、“学台充刑台,乃武归天!” 第四章官员的无能与官场的腐败 一、“不知案牍为何事”:学用不一的科举之士与有钱无能的捐纳之官 二、官场陋习与普通民众的“冤莫能伸” 三、错判惩罚下的将错就错与“巨冤”形成 第五章幕友的“锻炼”与幕帮的回护 一、幕友擅权下的冤案“锻炼”体制 二、暗中把持程序进展:冤错案件的内在因素 三、幕帮之间上下串通,相互回护,把持衙门司法大权 第六章衙蠹的贪婪与衙门的放纵 一、清代衙门中的衙役及长随书吏们 二、当差服役的共同目标:贪赃枉法 三、操纵官衙,挟例弄权 四、衙役控制下的待质与冤案 第七章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刑讯逼供与冤案 一、未载刑部结案报告的屈打成招 二、封建专制司法与刑讯逼供制度 三、失控的法内用刑与恣意的法外滥刑 四、刑讯逼供与冤案锻炼 下部 第八章朝廷的决心:恢复对死刑裁决权的控制 一、清朝专制皇权对督抚权力包括司法权的控制 二、晚清皇权衰落、“外重内轻”格局的形成:以 “就地正法”之制为例 三、朝廷与地方在死刑裁决权上的博弈 第九章举人的力量:杨乃武自己拯救自己 一、绅士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 二、另样的“官官相护” 三、杨乃武的申冤成功与葛毕氏的“顺风车” 第十章《申报》的影响:舆论的造势与当局的压力 一、近代媒体的出现以及对司法的监督 二、《申报》的深度介入与杨乃武冤案的公开 三、《申报》在冤案昭雪中的独特作用 第十一章制度的余荫:京控为杨乃武争得一线生机 一、清代的京控制度 二、荆棘万丛而又希望渺茫之路 三、京控为杨乃武争得一线生机 附录一 你怎么知道他该死 ?——罗振宇说《1877帝国司法的回光返照》/罗振宇 附录二 真相无处安置——帝国司法的隐秘逻辑/谌旭彬 参考文献举要上部 第一章蒙冤与昭雪:杨乃武冤案始末 一、葛毕氏的短暂婚姻和葛品连的暴死 二、知县刘锡彤的先入为主与葛毕氏的屈招诬攀 三、“钱宝生”被诱假证,杭州府枉坐杨乃武、葛毕氏死罪 四、按察使司巡抚草率定案与钦差学政将错就错 五、海会寺验尸,杨乃武、葛毕氏沉冤终获昭雪 第二章清代死刑案件的审理程序 一、侦查初审:州县政府对死刑案件的审理职责与程序 二、审转解司:“上下关键”的府一级审判 三、复审具题:作为地方最高审级的按察使司与督抚对死刑案件的审理 四、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的审理 五、死刑最终裁决 中部 第三章冤案形成的自身逻辑 一、“同食教经”惹下牢狱之灾 二、“诬认”尸毒定下冤案基调 三、臬司巡抚依样画瓢,草率定案 四、“学台充刑台,乃武归天!” 第四章官员的无能与官场的腐败 一、“不知案牍为何事”:学用不一的科举之士与有钱无能的捐纳之官 二、官场陋习与普通民众的“冤莫能伸” 三、错判惩罚下的将错就错与“巨冤”形成 第五章幕友的“锻炼”与幕帮的回护 一、幕友擅权下的冤案“锻炼”体制 二、暗中把持程序进展:冤错案件的内在因素 三、幕帮之间上下串通,相互回护,把持衙门司法大权 第六章衙蠹的贪婪与衙门的放纵 一、清代衙门中的衙役及长随书吏们 二、当差服役的共同目标:贪赃枉法 三、操纵官衙,挟例弄权 四、衙役控制下的待质与冤案 第七章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刑讯逼供与冤案 一、未载刑部结案报告的屈打成招 二、封建专制司法与刑讯逼供制度 三、失控的法内用刑与恣意的法外滥刑 四、刑讯逼供与冤案锻炼 下部 第八章朝廷的决心:恢复对死刑裁决权的控制 一、清朝专制皇权对督抚权力包括司法权的控制 二、晚清皇权衰落、“外重内轻”格局的形成:以 “就地正法”之制为例 三、朝廷与地方在死刑裁决权上的博弈 第九章举人的力量:杨乃武自己拯救自己 一、绅士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 二、另样的“官官相护” 三、杨乃武的申冤成功与葛毕氏的“顺风车” 第十章《申报》的影响:舆论的造势与当局的压力 一、近代媒体的出现以及对司法的监督 二、《申报》的深度介入与杨乃武冤案的公开 三、《申报》在冤案昭雪中的独特作用 第十一章制度的余荫:京控为杨乃武争得一线生机 一、清代的京控制度 二、荆棘万丛而又希望渺茫之路 三、京控为杨乃武争得一线生机 附录一 你怎么知道他该死 ?——罗振宇说《1877帝国司法的回光返照》/罗振宇 附录二 真相无处安置——帝国司法的隐秘逻辑/谌旭彬 参考文献举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