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 字数: 19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梅清|总主编:姚莉
  • 商品条码: 97875161960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7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重难点及创新 (一)重难点分析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艾思奇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思想历程 一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选择 (一)时代背景的呼唤 (二)家学渊源的助推 (三)教育环境的熏陶 (四)个人因素的促动 二 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观初步形成期 (一)中学时代: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观的萌芽(1925年一 1926年) (二)两次日本求学期间:马克思主义观初步形成(1927年一 1932年) 三 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观发展期:上海期间(1932年初一 1937年8月) (一)泉漳任教——沿着信仰跨步前进 (二)进入“社联”——实现人生转折 (三)调入《申报》流通图书馆——跨出重要一步 四 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观成熟期——延安时期(1937年8月一 1946年11月) (一)思想层面:从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提升到中国化的认识 高度 (二)学理层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诸多问题作深刻 阐述 (三)实践层面:从阐释马克思主义到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 转变 (四)创新层面:丰富马克思主义与集中宣传毛泽东思想相 结合 五 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观深化期——北京时期(1949年初一 1966年3月) (一)深化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 (二)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内涵、内容结构、方法的认识 (三)深化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与宣传 第二章 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端 一 20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时代背景:五四运动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序幕 (二)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存在局限性 (三)双重诉求: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需求理论 (四)命题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对大众化的回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