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本论的逻辑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研究

资本论的逻辑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研究

  • 字数: 16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白音
  • 商品条码: 97875203098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1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导论 辩证法的“三者一致”:黑格尔、马克思与列宁 一 以史为鉴进行哲学研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二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辩证法三者一致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引言 辩证法的“三者一致”何以可能 一 为什么研究辩证法的“三者一致” 二 辩证法“三者一致”的思想谱系 (一)黑格尔 (二)马克思 (三)列宁 第一章 什么是黑格尔的“全部有价值的东西” 第一节 辩证法“三者一致”的理论前提——思存同一性 一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自在性 二 黑格尔的批评: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上的三种态度 三 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同一说 第二节 辩证法与逻辑学的合流 一 辩证法的开端 二 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合” 三 传统形式逻辑之弊 四 康德先验逻辑建立的理论任务 五 黑格尔“概念的旋舞”——思辨逻辑与体验 第三节 黑格尔的逻辑学(辩证法)就是本体论 一 康德问题:现象和本体的区分 二 费希特、谢林对康德问题的解决 三 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本体论 第四节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 一 黑格尔的《逻辑学》与认识的机能 二 黑格尔“逻辑和历史”的相一致原则 第二章 如何理解马克思“三者一致”的辩证法思想 第一节 “物”的德国唯心论渊源 一 康德的“自在之物” 二 古典批判 三 现实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辩证法“三者一致”的唯物主义前提 一 国民经济学的“劳动”:财富的本质 二 黑格尔的“劳动”:精神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三 马克思的“劳动”:从“生”到“活”的存在理念 第三节 《资本论》的逻辑:作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辩证法 一 《资本论》的逻辑:《资本论》与逻辑学 二 《资本论》的逻辑: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 三 《资本论》的逻辑:关于资本的认识论 第四节 超越黑格尔的遗产——《资本论》的逻辑:关于人类解放的逻辑 第三章 列宁的理论推进:“三者一致”的辩证法思想 第一节 回到列宁:辩证法为什么是黑格尔 第二节 列宁的视域:“唯物主义的逻辑、认识论和辩证法”三者一致的思想 一 列宁的解读:逻辑学意义上的辩证法 二 为什么辩证法是认识论 第三节 辩证法“三者一致”的唯物主义基点——实践 结语 以辩证法的“三者一致”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