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媒介美育通论

媒介美育通论

  • 字数: 20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霍美辰
  • 商品条码: 97875203233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霍美辰著的《媒介美育通论》以互联网时代的媒 介美育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哲学基础,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将研究问题锁定在 探讨“超越保护主义范式”的媒介美育理念内涵与实 践路径。全书通过与“保护主义范式”的理念内涵对 比以及分析互联网时代媒介环境生成的内外逻辑机制 变迁,阐明“超越保护主义范式”的存在必然性与合 理性;进而结合互联网时代新生的典型网络文化现象 ,论述“超越保护主义范式”如何通过审美教育引导 受众应对媒介化生存危机,打破二元对立的媒介审美 意识,培养多元而又符合“人的媒介社会关系”调和 发展的审美趣味,建构“主体问性论?的媒介审美价 值观。与此同时,挖掘互联网时代新媒介艺术对于提 升受众审美能力的实践教育价值,结合典型网络艺术 文本,探寻提升受众审美感知力、审美情感力、审美 创造力的综合媒介美育实践策略。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互联网时代”的释义 二 作为媒介教育重要维度的“媒介美育” 第二节 研究问题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书选题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媒介美育研究的焦点 二 国内媒介美育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 案例分析层面的创新 三 学理层面的创新 第一章 媒介美育的思想史回溯 第一节 媒介美育理念的发生及发展进程 一 20世纪30—70年代媒介美育的甄辨时期 二 20世纪70—90年代媒介美育的表征分析时期 三 1990—2000年媒介美育的后现代理论时期 第二节 防御性的主体美学——“保护主义范式”的审美观培养 一 “保护主义范式”审美观教育的文化防御性 二 “保护主义”范式审美观教育的政治防御性 三 “保护主义”范式审美观的核心 第三节 二元对立的批判——“保护主义”范式的审美意识培养 一 与大众媒介的二元对立——“保护主义”范式的审美意识生发 二 文化批判与符号批判——“保护主义”范式的审美意识培养路径 第四节 单极化的精英指向——“保护主义”范式的审美趣味培养 第二章 时代变迁:媒介美育的时代转变 第一节 “主体间性论”的社会文化逻辑对“保护主义范式”审美观的瓦解 一 媒介化生存时代的危机——主体性美学的黄昏 二 解构之后的建构——美学的“主体间性论”兴起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技术逻辑对“保护主义范式”审美趣味和审美意识教育的冲击 一 传受主体的交互性对单极化审美趣味培养路径的冲击 二 信息本体的超文本性对文字时代理性自我的“精英化审美趣味”的冲击 第三章 批判的鉴赏:媒介美育的审美意识发展论 第一节 多元媒介审美文化中“超越保护主义”范式审美意识的裂变 一 Web 3.0时代的媒介草根文化及其“亚文化”价值呈现 二 破除二元对立——大众媒介的“亚文化”价值再判定 第二节 批判的局限——“虚拟现实”的审美意识教育价值 一 “虚拟现实”的审美特性及审美意识启蒙价值 二 沉浸感与审美意识的心理生成 三 “网络虚拟现实游戏”的审美意识教育创新 第三节 接纳的尴尬——“网络伪狂欢”的审美意识教育再思考 一 网络身体化流行语的“伪狂欢” 二 “网络红人”现象折射出的“伪狂欢” 第四章 多元并蓄:媒介美育的审美趣味发展论 第一节 媒介化生存时代的审美趣味现状及典型问题 一 审美趣味低俗化与媒介淫秽成瘾 二 审美趣味娱乐化与媒介暴力影像沉溺 三 审美趣味消费化与媒介中扭曲的“身体意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