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民工城市就业--搜寻渠道与匹配路径/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系列

农民工城市就业--搜寻渠道与匹配路径/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系列

  • 字数: 240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韩洪云//梁海兵
  • 商品条码: 97873081805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2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城市稳定就业 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且事关 我国经济转型和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 开始向城市转移。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也 受到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落后的 思想观念、较低的劳动技能、疏离的社交网络、激烈 的竞争环境和城乡二元的制度限制成为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的障碍。韩洪云、梁海兵著的《农民工城市就 业——搜寻渠道与匹配路径》希望通过对农民工城市 就业:搜寻渠道与匹配路径的研究,探索促进农民工 城市稳定就业的制度与经济因素,以期为中国新型城 镇化建设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目录
上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与决定因素 第1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 1.2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3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约束 1.4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构成 第2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决定因素 2.1 政策变迁 2.2 理论解释 2.3 区域特征 2.4 决定因素 中篇 农民工城市就业:工作搜寻与匹配机制 第3章 研究基础:研究内容、方法与数据 3.1 问题指向 3.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3.3 核心概念界定 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5 数据来源 3.6 可能创新点 第4章 文献综述:搜寻匹配理论演进逻辑 4.1 引言 4.2 搜寻:经济行为人逐利之手段 4.3 匹配:市场剩余分配的实现机制 4.4 转换:摩擦和利益冲突下的抉择 4.5 文献总结与启示 第5章 工作搜寻:渠道选择与性别差异 5.1 两个问题 5.2 文献考察:工作搜寻、渠道选择与性别差异 5.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4 研究设计 5.5 搜寻行为的性别差异与渠道选择检验 5.6 结论与启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作匹配:决策机制与路径识别 6.1 农民工工作匹配:生存与发展的权衡 6.2 匹配机制文献梳理 6.3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6.4 变量界定与数据来源 6.5 匹配机制的识别分析 6.6 结论与启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工作转换:资本积累与收入效应 7.1 工作转换、资本积累与收入效应:文献脉络 7.2 工作转换与收入效应:理论逻辑与模型 7.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4 转换行为的实证考察 7.5 本章小结 下篇 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福利效应 第8章 农民工城市就业福利分析:生命历程与福利缺失 8.1 文献述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