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生死死:死亡不是永别 忘记才是

生生死死:死亡不是永别 忘记才是

  • 字数: 192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陈平原 编鲁迅 周作人 梁实秋等著
  • 商品条码: 9787569923445
  • 版次: 1
  • 页数: 276
  • 印次: 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生生死死》收集了由陈平原选编的周作人、鲁 迅、梁实秋、冰心、俞平伯等42位名家的60篇谈论“ 生”与“死”话题的文章,大致区分为“生死意义” “丧祭仪式与生者”“关于自杀的种种”和“人到中 年”四个部分。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书中作 者对于生死各自不同的感悟、对生命意义的总结让我 们看到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生死观的同时,也提醒每 个人“好好的活”“好好的死”,努力追寻生命的意 义。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2008年1月-2015年7月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 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5,1998,2003,2009,2013),北京市第九、第十一、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2010,2012),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6)等。 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当年游侠人》《当代中国人文观察》等。 大学史方面的著述,除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的《老北大的故事》《大学何为》《大学有精神》《读书的“风景”》《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尚有《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14)以及《怀想中大》(花城出版社,2014)。
目录
再记 序 附记 导读 “无限之生”的界线◎冰心 别话◎许地山 死之默想◎周作人 唁辞◎周作人 笠翁与兼好法师◎周作人 人死观◎梁遇春 独语◎何其芳 门与叩者◎陆蠡 生死◎柯灵 死◎唐弢 忘形◎冯至 关于死◎宋云彬 三过鬼门关◎萧乾 我对于丧礼的改革◎胡适 回丧与买水◎周作人 墓碣文◎鲁迅 死后◎鲁迅 冥屋◎茅盾 不甘寂寞◎叶圣陶 祭文·悼词◎叶圣陶 送殡的归途◎夏丏尊 盂兰夜◎芦焚 山村的墓碣◎冯至 送葬的行列◎袁鹰 身后事该怎么办?◎廖沫沙 杨彭年手制的花盆◎周瘦鹃 大祭◎李健吾 看坟人◎李健吾 一份精美别致的讣告◎秦牧 国民之自杀◎梁启超 绝命辞◎陈天华 陈星台先生《绝命书》跋◎宋教仁 自杀◎瞿秋白 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呢?◎瞿秋白 对于梁巨川先生自杀之感想◎陈独秀 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李大钊 论自杀◎徐志摩 死法◎周作人 关于活埋◎周作人 说死以及自杀情死之类◎郁达夫 论秦理斋夫人事◎鲁迅 论“人言可畏”◎鲁迅 略论暗暗的死◎鲁迅 处决◎靳以 阮玲玉与食尸兽◎柯灵 怀《柚子》◎聂绀弩 死之余响◎赵丽宏 秋◎丰子恺 中年◎俞平伯 中年人◎叶圣陶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冬天来了◎叶灵凤 中年◎苏雪林 当我老了的时候◎苏雪林 人生之最后◎弘一法师 老◎王力 中年◎梁实秋 病◎梁实秋 孟婆茶◎杨绛 霞◎冰心 编辑附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