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变与不变--泥河村礼治传统的转型

变与不变--泥河村礼治传统的转型

  • 字数: 51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郭伟和
  • 商品条码: 97875201218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2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郭伟和著的这本《变与不变--泥河村礼治传统的 转型》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村庄历史研究方法, 具体资料收集技术包括口述历史和深度访谈,另外也 包括村庄集体资料和物件的影像记录。本书选择华北 泥河村作为研究田野点,进行详实的个案研究,并扩 展开来,分析国家和市场两种力量对农村社区的影响 及其反应。本项成果的学术价值在于重新发现社区共 同体在社区治理中的历史作用。
目录
上编 社区治理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 社区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概念辨析 一 社区的不同内涵及其蕴含的治理方式问题 二 三种不同学术传统下的国家治理概念 三 社区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关系 第二章 社区治理转型的理论框架 一 西方国家现代化转型及其社会治理策略的重构 二 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变 三 中西方社区治理演变过程的共同趋势 第三章 作为一种反思实践的社区历史研究策略 一 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及其悖论 二 迈向地方性实践知识:认识当代中国农村社区治理实践模式的理论出发点 三 作为一种反思实践的社区历史研究策略 下编 社区治理历史案例研究 第四章 泥河村的由来和传说 一 泥河村的历史由来 二 泥河村的地理风貌 三 古蟠龙河的民间传说 四 象征秩序中的尊卑大小和衡平正义 第五章 泥河村传统社区治理方式及其历史演变 一 皇权、绅权和地方文化网络 二 泥河村的家族构成及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三 科举功名、家族力量与地方伦理 四 乡村衰败中的坚韧力量:民国(包括日伪统治)时期的国家动员与社区反应 第六章 泥河村的解放和土改 一 国共拉锯战过程中的泥河村民 二 平淡无奇的泥河村土改 三 时机与形势:土地改革过程中的传统伦理资源的瓦解与传承 第七章 集体化时期的泥河村(上):由高潮到灾难 一 泥河村参与合作化运动的分歧与摇摆 二 修建泥河护庄堤一一通过国家动员进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 三 “大跃进”时期的惨痛经历 四 运动式治理的悖论:地方的投机行为 第八章 集体化时期的泥河村(下):由狂热到平稳 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泥河村的政权更替 二 阶级话语的挪用和滥用:狂热政治运动对农村社区的撕裂和破坏 三 稳步发展的集体生产 四 简陋便利的公共事业 五 贫穷快乐的社区生活 六 多层生产体制和多重社区生活:狂热运动消退后的农村集体生活模式 第九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泥河村(上):不太情愿的包产到户过程 一 看似“无足轻重”的更换支书事件 二 不太情愿的包产到户过程 三 是劳动激励问题,还是人地比例问题?一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的争议 第十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泥河村(中):新礼治模式 一 通过礼仪实现社会治理 二 通过文化活动实现村民教化 三 权威转型和女性参与:社区礼治模式背后的力量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泥河村(下):生计转型和“悬浮型”政权下的民风遗韵 一 人生礼仪消费中的面子和压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泥河村生计转型和地位分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