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股东价值之路(基金经理解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股东价值之路(基金经理解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字数: 180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方锐
  • 商品条码: 9787513651868
  • 版次: 1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投资界,人们普遍认为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开 山鼻祖,其实,巴菲特本人从来没有明确提出过“价 值投资”的概念,只是后来人的总结而已。相反,他 认为,投资必然是因为有价值,因此所谓“价值投资 ”根本就是多余的废话。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 同的视角,所看到的和所理解的巴菲特也是不同的。 《股东价值之路:基金经理解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的作者方锐从一个基金经理人的角度,将半个多世纪 的巴菲特的公开信件,归结在如何实现股东价值这一 个问题上。投资、保险企业的经营、现代企业治理机 制、宏观经济研究,所有问题最后的落脚点都是:这 些方法、措施或者制度,是否有利于增加股东价值。 股东价值的增长,最终体现的必然就是投资人获益。 通过对这一核心问题的解读,作为普通投资者,就可 以看到一个非常简单的巴菲特——人们应该学习的应 该是巴菲特化繁为简的能力——他无论投资或是经营 企业,核心就是提升股东价值。虽然投资很复杂,但 如果只考虑这一个问题,就非常简单。
目录
第一篇 青年巴菲特:开办合伙企业阶段(1957—1969年) 设立目标:1957年致合伙人的信 寻找被低估的股票:1958年致合伙人的信 坚持保守:1959年致合伙人的信 投资需看长远:1960年致合伙人的信 三类仓位配置原则:1961年致合伙人的信 基本原则:1962年致合伙人的信 什么是投资品: 1963年致合伙人的信 公募基金的缺陷:1964年致合伙人的信 集中与分散:1965年致合伙人的信 基于价值:1966年致合伙人的信 投资理念进化:1967年致合伙人的信 令人失望的市场:1968年致合伙人的信 解散合伙人企业:1969年致合伙人的信 第二篇中年至老年:企业家+投资家+保险家(1971—2017年) 差异化竞争:1971年致股东的信 保险业的经营理念:1972年致股东的信 价格管制: 1973年致股东的信 会计估计 :1974年致股东的信 脱离纯粹的格雷厄姆路线:1975年致股东的信 优秀企业的标准:1976年致股东的信 保险与投资并行:1977年致股东的信 预测不靠谱:1978年致股东的信 经济滞胀:1979年致股东的信 买入GEICO:1980年致股东的信 股东价值:1981年致股东的信 如何经营保险业:1982年致股东的信 账面价值与内在价值:1983年致股东的信 回购股票:1984年致股东的信 可怕的同质化竞争:1985年致股东的信 股灾前夕:1986年致股东的信 经历股灾:1987年致股东的信 套利交易:1988年致股东的信 大公司的烦恼:1989年致股东的信 简单的原则:1990年致股东的信 寻找护城河:1991年致股东的信 价值法与成长法:1992年致股东的信 坚守能力圈:1993年致股东的信 历史投入的账面价值与未来产生的内在价值:1994年致股东的信 以股东利益为并购的先决条件:1995年致股东的信 保守的投资风格:1996年致股东的信 投资白银:1997年致股东的信 会计手法:1998年致股东的信 商誉:1999年致股东的信 一鸟在手和二鸟在林:2000年致股东的信 未来不可预测:2001年致股东的信 金融衍生品的危害:2002年致股东的信 独立董事应有的素质:2003年致股东的信 看空美元,加大外汇仓位:2004年致股东的信 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2005年致股东的信 坚持独立思考:2006年致股东的信 企业分为三大类:2007年致股东的信 钟摆的方向开始逆转:2008年致股东的信 扩大化的投资范围:2009年致股东的信 谨慎的乐观主义者:2010年致股东的信 定性分析三类投资:2011年致股东的信 坚持长期投资:2012年致股东的信 保持简单:2013年致股东的信 不同的时间维度,完全不同的结论:2014年致股东的信 坚信未来更美好:2015年致股东的信 再次重复那些简单的原则:2016年致股东的信 知易行难:2017年致股东的信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