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章与书评(1890-1910)/现象学原典译丛/中国现象学文库

文章与书评(1890-1910)/现象学原典译丛/中国现象学文库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编者:(德)伯哈德·让克|译者:高松
  • 商品条码: 978710015846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02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胡塞尔全集”第22卷,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算术哲学》和《逻辑研究》之间胡塞尔文献方面的空缺。它囊括了胡塞尔1890—1910年间在杂志上发表的所有文章,并添加了胡塞尔遗稿中在本卷中首次发表的若干文字。原则上,只有胡塞尔自己希望发表在杂志上的手稿,或者是与他实际发表的著作有直接关系的手稿收入了“出自遗稿的增补文本”部分。本卷相当完整地反映了胡塞尔在19世纪90年代初紧接着《算术哲学》发表之后的思想状态。
作者简介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著名德国哲学家,人称现象学之父。1886年起在哈勒大学以导师身份教授哲学,1901—1916年分别在哥廷根大学及弗莱堡大学担任教授,直至1928年退休。退休后仍继续从其“现象学”( phenomenology ) 研究。他将现象学定义为对意识本质结构的科学研究,指出意识总是朝向某个客体,不管它是物质的,还是跟数学一样是“观念的”。要获得现象学的观点,必须透过一连串的现象“还原”,描述意识的本质特征 (即意识的“意义”)。他认为这些意义(与康德的范畴相同)是普世与必然的。
目录
编者引论 文章与书评(1890—1910) 评: 施罗德,《逻辑代数讲座(精确逻辑)》,第一卷,莱比锡,1890年(1891年) 推论演算与内容逻辑(1891年) 推论演算与内容逻辑:对本卷第168页及以下同名的 论文之补遗(1891年) 福格特的“基本逻辑”与我对逻辑演算之逻辑的说明(1893年) 福格特,论内容逻辑的演算:答复胡塞尔先生的文章(1893年) 对福格特先生上述“答复”的回应(1893年) 基本逻辑的心理学研究(1894年) 第一部分 论抽象与具体的区分 第1节 独立内容与不独立内容 第2节 抽象内容与具体内容 第3节 批判性评注 第二部分 论直观与代现 第1节 导引性的事例分析 第2节 概念的·临时界定 第3节 瞬间直观与连续直观的内在内容 第4节 直观的内在内容作为划界行为的内容 第5节 就其内在内容而言,代现不是直观,而是一种新的意识方式 第6节 补充 第7节 关于两种功能之心理学和逻辑学含义及其研究之重要性的附记 1894年德国逻辑学著作报告(1897年) 评: 帕拉吉,《现代逻辑中心理主义者与形式主义者的争论》,莱比锡,1902年(1903年) 1895—1899年德国逻辑学著作报告(1903/1904年)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拉朗德,《哲学术语和批判词典》中的评注:评“能力”、“事实”、“想象”和“意向”词条,巴黎,1906年及1909年 评: 马尔梯,《对普遍语法基础与语言哲学的研究》,第一卷,哈勒,1908年(1910年) 出自遗稿的增补文本 A.论文 直观与代现,意向与充实(1893年) 第一部分 作为直观的表象 第1节 感知过程的统一,直观的两个概念 第2节 看的主观境况与事物的客观统一 第二部分 作为代现的表象 第3节 代现的形式 第4节 概念性代现 第5节 代现作为抑制现象 第6节 从意向到充实之过渡中的表达理解 第7节 非本真的理解通过叠加或相合而现实化 意向对象(1894年) 第一部分 内在对象与真实对象 第1节 所谓“无对象之表象”的悖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