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坚守与变革(遭遇大数据时代的传统出版业)

坚守与变革(遭遇大数据时代的传统出版业)

  • 字数: 44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立//介晶//梁楠楠//李大美//陆希宇
  • 商品条码: 97875201183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 纲要》。在国务院的部署与推动下,各行各业都在谋 划自己的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产业,大数据逐渐成为 行业中提到的最多的概念之一,出版业也不例外。 这些年来,从出版介质、出版流程、出版内容都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很多出版社都说自身很小 ,没有什么大数据。但实际上,每家出版社,甚至于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大数据。比如数字出版行业 的ERP,在ERP里能产生生产记录、财务记录、管理记 录、资源统计等。 在大数据的浪潮下,出版业如何看待大数据,出 版业有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是不是可以称得上“大数 据”,出版业该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推动出版产业发展 等问题,值得引起出版界的关注与探索。同时出版界 人需要对大数据的价值逻辑有足够深刻的洞察,而不 是只是鼓吹大数据的神奇价值。“大数据”现在变成 了一个“框”,几乎什么都往里面装。这样有好处, 也有坏处。好处就是让很多决策者们知道了数据的价 值。坏处就是,很多忽悠的人都企图在这里面分一杯 羹。数据中的价值是存在的,而且还远远未被挖掘出 来。该怎样利用好大数据,还需要我们出版业不断的 探索。由张立、介晶、梁楠楠、李大美、陆希宇等著 的《坚守与变革(遭遇大数据时代的传统出版业)》将 研究出版业有哪些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产生价 值,并探究这些数据又将给出版业带来哪些变革。 具体内容包括:出版业现状及典型数据、大数据 的实质及实施流程、数据主要类型、已较为成熟的行 业应用案例、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探究及部分案例 、转型升级与大数据等。
作者简介
张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专职副组长,中宣部“四个一批”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编审,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参与数字出版、数字版权、知识服务等方面的规划起草、课题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培训等工作。 主要著作:《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数字出版编辑实务教程》《中外互联网及手机出版法律制度研究》《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与应用》《数字时代的全媒体整合营销》《中外音像出版产业及相关政策研究》《跨媒体出版调查与测试报告》等。
目录
第一章 传统出版业现有数据状况 第一节 传统出版业数据类型 一 内容数据 二 发行数据 三 印刷复制数据 四 进出口数据 五 数据 六 出版物元数据 七 出版业网站数据 第二节 传统出版业数据规模 一 内容数据量的计算方法 二 出版业年度内容数据量——以2016年为例 三 近十年全国出版业累计出版书刊报内容数据量 四 其他相关数据量 第三节 传统出版业数据利用 一 宏观统计 二 趋势分析 三 选题策划 四 营销发行 补充知识:数据存储单位 第二章 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大数据状况 第一节 大数据主要类型 一 用户行为数据 二 用户消费数据 三 用户地理位置数据 四 机器和传感器数据 五 互联网金融数据 六 用户社交等UGC数据 第二节 大数据规模 一 全球数据量 二 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 三 中国数据量 四 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 第三节 大数据利用 一 趋势预测 二 产品优化 三 领域应用 补充知识:大数据相关概念 第三章 传统出版业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数据特征 第一节 传统出版业数据特征 一 内容数据居多 二 以静态数据为主 三 数据结构相对统一 四 数据知识属性高 第二节 互联网大数据特征 一 海量的数据规模 二 快速的数据流转 三 多样的数据类型 四 价值密度低 五 数据真实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