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英汉对比与应用(第2辑上下)

英汉对比与应用(第2辑上下)

  • 字数: 45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编者:尚新//王蕾
  • 商品条码: 978754266121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77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曾先后于2009年12月和 2015年10月在上海海事大学举办了首届和二届全国” 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本辑为两 届论坛的论文合集。尚新、王蕾编的《英汉对比与应 用(第2辑上下)》按照论文内容分为四个栏目:语言 理论与方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英汉对比研究和 翻译研究。
作者简介
尚新,教授。2004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上海市外文学会理事,上海海事大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首批学术创新团队”英汉对比与翻译”负责人。
目录
语言理论与方法 谈谈“摆事实和讲道理” 对语言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反思 从理论形态的一般特征到创造——兼论该不该讨厌“形而上” 语言的共性、类型和对比——试论语言对比的理论源泉和目的 本土化的合璧式创新——以语言体验性和隐喻认知观为例 学币斗建设与人才培养 文化自信与学术范式转型 作为文化史的语言研究——英汉语的语言研究史对比 弘扬学会文化,做培养学科人才的有心人 文化自觉视角下的MTI课程设置探索 论汉语研究在外语学科中的地位——兼论化入与创生 英汉语言对比·文化自觉·翻译人才培养——概念流利理论视角 英汉对比研究 TheEnglishPerfectandtheChinesePerfective—LEBet:weenLingtfisticUniversalityandLangtlagSpecificity 汉语语气系统的特点 从中西对比看汉语的“语法” 融中西之学,法古今之贤——关于语言对比研究的点滴认识 英一汉/汉一英对比翻译研究:理论与应用 矛盾修辞法的张力、成因及其认知消解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观论《红高粱》中戴凤莲女性形象塑造 向心结构还是领属结构?——以英语“of”结构和汉语“的”字结构为视点 英汉语概念化对比研究 字本位视角的汉语“词” 汉语“过”字事态句的时间语义一句法特征及其英译 策略推导 英汉名词的“数”与语言类型学特征 翻译研究 谈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从“硬译”到“易解”:鲁迅的翻译与中国现代性 应用翻译理论体系与范畴 探索、建设与发展——新中国翻译研究60年 翻译批评性质再认识 翻译方法的与时俱进和多元化 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五不翻”理论的硕果之一:《翻译名义集》 论误译对中国五四新诗运动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影响 EcM和时序像似性与翻译实践——认知翻译学探索之十 融会贯通对接无缝——关于翻译理论中西结合、古今结合的思考 坚持中西合璧/古今贯通/文理交汇的学术追求——以“生态翻译学”研究为例 翻译社会学 音乐剧翻译:文本与文化的平衡 道、言、话之分野与融合——“经文辩读”视域下的当代《圣经》汉译考察 译者行为与“求真一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译者行为研究(其一) 《红楼梦》中的“美容之道”及其“翻译之道”——以霍克斯与杨宪益英译为印证 中国传统译论中的“格义”范式转换及其现代阐释 文化资本与文化会通——对明末至五四时期文化翻译观的考察 首届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简报 第二届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简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