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代西南地理问题新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古代西南地理问题新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 字数: 28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周宏伟
  • 商品条码: 97875203148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古代西南地理问题新论》是作者周宏伟近年关 于古代西南地区重要地理问题的研究成果结集。作者 以深入分析历史文献为基础,借助地理学、地质学、 水文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与方法,提出 了“滇池”本在成都平原,“成都”即得名于滇池; 汉初以前今嘉陵江上游诸水本是古汉水的上游;古洱 海水面升降主要与洱海出水口的通堵有关;夜郎部族 原以四川盆地岷江、沱江一带为居地;五尺道也就是 “石牛道”“金牛道”;庄蹻所入之滇实为蜀地等系 列全新的颠覆式的历史地理认识,为西南古史的重建 奠定了学术基础。
目录
前言 上篇 自然地理问题 第一章 成都平原的“滇池” 一 引言 二 现代技术资料推测 三 历史文献资料考证 四 结语 第二章 “成都”名称的来历 一 引言 二 “成都”之旧释 三 “成都”之新解 四 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三峡地区的“云梦” 一 引言 二 吕后《二年律令》中的“云梦” 三 楚襄王与宋玉所游的“云梦” 四 余论 第四章 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 一 引言 二 汉水上游诸水东流时期(远古—前186年) 三 武都道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分流(前186—前161年) 四 汉水上游诸水南流时期(前161年至今) 五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洱海古地图与洱海水系变迁 一 引言 二 唐《西洱河图》及其所反映的洱海水系 三 洱海湖水经波罗江道南流的证据 四 洱海湖水南流通道的演变过程 五 结语 下篇 人文地理问题 第六章 廪君巴人夷水与春秋时代巴人的活动中心区 一 引言 二 廪君巴人夷水非今清江的依据 三 廪君巴人夷水为今大宁河的依据 四 廪君的迁徙原因及名称来历 五 殷商至春秋时代巴人的活动中心区 六 结语 第七章 夜郎人的迁徙历程 一 引言 二 四川盆地:夜郎人的故乡 三 云贵高原:夜郎人的第二故乡 四 獠人人蜀:夜郎人重返故乡 五 仡佬族:夜郎人的直系后裔 六 结语 第八章 五尺道与西南夷道 一 引言 二 五尺道非古代川南人滇道路 三 五尺道为古代汉中人蜀道路 四 余论 第九章 庄蹻人滇与庄豪人滇 一 引言 二 “庄蹻”“庄豪”非一人 三 “楚威王”不能改为“楚顷襄王” 四 楚黔中郡与夜郎无涉 五 “循江上”非“从沅水” 六 庄蹁所王之“滇”非庄豪所王之“滇” 七 余论 第十章楚黔中郡与秦黔中郡 一 引言 二 关于楚黔中郡 三 关于秦黔中郡 四 结论 附录1 湘西里耶盆地诸古城遗址的历史身份 一 引言 二 里耶古城:楚秦汉初的迁陵县治 三 魏家寨古城:西汉中后期的迁陵县治 四 大板村遗址:东汉时代的迁陵县治 五 里外城村:三国西晋时代的迁陵县治 六 结语 附录2 “五豁”本义考 一 引言 二 传统“五谿”释义的问题 三 “五谿”本为“武谿”之误 四 从“武骆”到“五谿”的讹变 五 结语 附录3 就《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商榷者有关疑惑的几点答复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