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思想在文学现场/中华文化传承学术丛书

思想在文学现场/中华文化传承学术丛书

  • 字数: 31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韩伟|总主编:漆思
  • 商品条码: 97875203220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思想在文学现场》由作者韩伟近几年来围绕文 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以及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重要 问题撰写的系列专题性研究文章构成。本书旨在以思 想的方式思考文学问题,并力求回到“文学现场”, 回到历史文化语境之中。本书所讨论的问题,主要由 三个研究论域构成:一、文学批评及其理论问题;二 、当代思想视野中的文学研究;三、批评在文学现场 。全书既强调历史视野,又凸显现实观照。历史和现 实构成了作者思考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问 题的思想自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当代文学以 及文学研究现状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目录
当代文学的时代诉求(代序) 一 文学批评及其理论问题 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价值坚守与批评家的责任意识 科学性:文学批评必不可少的一个维度 论文学的“科学性”问题 当代马列文论研究的“瓶颈”问题 回望先锋:文学与记忆 二 当代思想视野中的文学研究 重塑中国文学的思想性 ——以新世纪十年文学为例 文学经典:一个必不可少的参照系 当代诗歌的经典化生成问题 返观与重构:经典重拍的冷思考 文学地理学的问题意识与范式革新 浮华与虚无:问题视域中的奢侈品文学 回忆性叙事:60后作家的文革书写 论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城市时空体” ——以巴赫金时空体理论为价值观照 三 批评在文学现场 柳青文学的意义 文学何为与柳青文学创作的启示 陈忠实文学的当代意义与《白鹿原》的超越性价值 在历史与现实的细部寻找“生命的雕像” ——高建群小说创作论 象征与隐喻:阿来“山珍三部”的文化密码 现实与隐喻:诗意的理解与哲性的沉思 ——评于晓威中短篇小说集《L形转弯》 人性思考的焦灼与生命意义的彰显 ——以反战电影《雁南飞》和《全金属外壳》为例 小说的难度 ——以冯玉雷的敦煌书写为例 文化理想的寻踪与历史镜像的呈现 ——评冯玉雷的敦煌书写系列作品 “普世”况味的真诚表达与“蹉跎”生命的精神书写 ——评弋舟的中篇小说集《刘晓东》 爱情的童话与精神的寻踪 ——评徐兆寿的长篇小说《荒原问道》 信仰的固守与创作的回归 ——评了一容的《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 思想在文学现场(代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