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精)/文史哲研究系列/社科文献学术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精)/文史哲研究系列/社科文献学术

  • 字数: 40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王奇生
  • 商品条码: 97875097998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5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1924年起,国民党师法俄共(布)的组织形式, 将党建在国上,实行以党治国,一党专政。但是,孙 中山三民主义理念中的政治蓝图又是基于西方民主体 制而设计的。这样一来,国民党实际上是借鉴两个不 能同时并立的政治架构,拼装了一台不伦不类的政治 机器,一方面依照西方分权学说,设立了五院(行政 、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另一方面又依照苏俄 党治学说,设立了集权的中执会、中政会。在欧美民 主政治国家,有立法、司法、行政等分权的机关,没 有党治的那些委员会;而在苏俄那样的党治国家里, 有集权的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委员会,却五分权的独立 机关。而国民党则兼收并蓄。 事实证明,这种兼收并蓄,弊漏百出。一方面, 国民党对政权的独占和垄断,意味着孙中山所设计的 民主宪政蓝图成为泡影;另一方面,三民主义体系中 的民主宪政目标,又使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处于十分尴 尬的境地,也时常成为体制外势力用来批判和攻击其 党治的有力武器。 国民党仿照俄共实行一党专政,而在实际运作中 ,其组织散漫性,又像西方议会政党。国民党是一个 弱势独裁政党。国民党并非不想独裁,而是独裁之心 有余,独裁之力不足。国民党实际上根本不具备专政 的社会条件和自身实力。抗战前夕,国民政府仅控制 了约25%的国土和66%的人口。由于党力不足,县以 下农村基层社会任由土豪劣绅和地痞流氓打着其旗号 胡作非为。国民党政权的支撑力量不是党员和党机器 ,而是军人和武力。在党、政、军三者之中,党的力 量最为脆弱。无论战时抗日,还是战后“剿共”,最 先瓦解的往往是党部,其次是政府,最后才是军队; 收复某一个地方,最先到达的首先是军队,其次是政 府,最后才是党部。在共产党那里,党充分发挥了政 治核心的作用;而在国民党那里,党完全沦为军政的 附庸。蒋介石最为倚赖的是军队,而不是党。在蒋介 石重军轻党思想主导下,军权日趋膨胀,党权日趋低 落。从中央至地方,军权凌驾于党政之上,党治徒有 其表。名义上是以党治政,以党治军,实际上是以军 统政,以军控党。 国共分家后,国民党漠视当时中国实际存在的阶 级对立和冲突,声称代表“全民”利益,而这样一种 “全民”利益实际上并不存在。国民党企图把本身的 基础建立在彼此利益相互冲突的各阶级联盟之上,其 结果却是两不讨好。“全民”中没有哪一个阶级,真 正认同或感觉到国民党确实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国民 党自然也没有一个真正属于它的社会阶级基础。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 织形态)(精)/文史哲研究系列/社科文献学术文库》 由王奇生著。
目录
第一章 以俄为师 一 改进与改组 二 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为用 第二章 知识青年与国民党 一 党员的社会构成 二 基层组织的实态 第三章 从“容共”到“容国” 一 国共对相互关系的表述 二 中共口号的魔力 三 上层国民党,下层共产党 第四章 裂变:全代会与党统之争 一 粤“二大”与沪“二大” 二 中央特别委员会 三 改组派与“三大” 四 扩大会议与非常会议 五 “四大”的分合 六 蒋汪合作与“五大” 第五章 蜕变: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 一“清党”与逆淘汰 二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 第六章 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 一 劳资纠纷案例 二 劳方、资方与党方 三 《劳资争议处理法》的修订 四 两不讨好 第七章 党治与军治 一 中政会与中常会 二 重军轻党 第八章 党政关系: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 一 党政分开 二 双重衙门的权力之争 第九章 政治录用:党员对政治资源的控制程度 一 党义治国还是党员治国 二 入党与人仕的关联 第十章 党的派系化与派系的党化 一 力行社:派系党化 二 CC系:党与派的双重面相 三 支撑与内耗 第十一章 战前党员群体分析 一 上层有党,下层无党 二 党员的社会构成 三 不好意思公开承认是党员 第十二章 党、政、团:战时体制的调整 一 三青团:党外造党 二 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党 第十三章 战争泥淖中的党机器 一 党势扩张与党员构成的变化 二 战时党员吸纳机制 三 基层:空、穷、弱、散 第十四章 “六大”前后的派系政治与精英冲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