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中学国文教育简史(1904-1949年)

现代中学国文教育简史(1904-1949年)

  • 字数: 23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赵新华
  • 商品条码: 97875203216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吕思勉先生曾指出:“一国之民所以能结合为一 国家者,结合之力尤以语言文字为最大。盖语言文字 相同,则国民之感情因之而亲洽,一国之文化缘此而 获调和。”赵新华著的《现代中学国文教育简史 (1904-1949年)》叙述了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 颁布,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独立的“国 文”科也应运而生。在接下来的近半个世纪里,中学 国文教育随着教育思潮、课程文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 化,并呈现独特的历史变迁历程:清末民初时期重在 让学生知古今文章流变、读清真雅正之文;20世纪20 年代新学制时期,重在培养学生自由发表思想、欣赏 浅近文学的能力;“课程标准”时期重在培养健全的 现代国民叙说事理、表情达意能力,“九·一八”事 变后,又提出了“振奋民族精神、了解固有文化”的 目标,要求重点了解学习“代表民族人物之传记及其 作品”。
目录
第一章 道德为先应用为范(1904-1911年) 第一节 清末时期中学国文教育的政策性规定 一 中国现代“中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现代“国文”学科的独立 三 《奏定学堂章程》中有关中学国文教育的规定与要求 第二节 清末时期的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 一 中国现代教科书的萌芽与发展 二 清末时期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编辑出版概况 三 清末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呈现的现代国文教育理念 四 清末时期的代表性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概貌 第三节 清末时期的现代中学国文考试 一 新式学堂招生对国文的要求 二 出国留学考试中的国文程度要求 小结 第二章 审美渐显关注情感(1912-1919年) 第一节 民国初期现代中学国文教育的政策性规定 一 民国初期现代中学规范化发展的制度保证 二 民国初期课程文件对中学国文教育的规定与要求 第二节 民初时期的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 一 重订清末时期的中学国文教科书 二 民初时期新编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 三 现代中学国文知识教科书 四 民初时期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编排的进步 五 民初代表性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概貌 第三节 民国初期的现代中学国文考试 一 民初大学预科招生考试中的国文试题 二 民初研究生入学考试、留学生考试中的国文试题 三 公务员考试中的国文试题 小结 第三章 古今并选大众经典(1920-1927年) 第一节 民国新学制时期现代中学国文教育的政策性规定 一 中国“三三”制现代中学教育体制的确立 二 新学制时期对现代中学国文教育的政策性规定与要求 第二节 新学制时期的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 一 自修用补充教材 二 新编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 三 新学制时期代表性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概貌 四 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社会底层人,自立女国民 第三节 新学制时期的现代中学国文考试 一 大学入学考试中的国文试题 二 现代中学入学考试试题 小结 第四章 注重实用欣赏文艺(1928-1932年) 第一节 1929年课程标准时期国文教育的政策性规定 一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颁布与实施 二 1929年课程标准对现代中学国文教育的规定与要求 第二节 1929年课程标准时期的中学国文教科书 一 新的出版机构陆续介入,教科书种类众多 二 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编排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三节 1929年课程标准时期的中学国文考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