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发现永安(被忽略的抗战文化中心)

发现永安(被忽略的抗战文化中心)

  • 字数: 352
  • 出版社: 福建教育
  • 作者: 张在军
  • 商品条码: 97875334808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3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在军著的《发现永安(被忽略的抗战文化中心 )》,其内里也贯穿着作者对文化志士内在精神、气 质、风骨的描写与呈现。流寓永安的知识分子,他们 以抗战的激情、勇气与决心,竭尽全力地从事着文化 工作。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维系 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与源泉。 这种文化精神,与西南联大及抗战时期其他内迁 大学的学风、校风、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作者简介
张在军,笔名张弩弓。栖身岭南的“九头鸟”,十年来致力于巴蜀文化暨民国教育史的研究写作。著有“武大系列”五种:《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西迁与东还:抗战时期武汉大学编年史稿》《坚守与薪传: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才情与风范: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续编》《当乐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迁往事》,另著有《战乱与革命中的东北大学》《文化苦语》《真想来生做狗》《满天星》《花香笔不香》《笔不香二集》等。
目录
序章 一、“华南的卢沟桥事变” 二、陈仪的深谋远虑 三、永安:东南一翼,闽西一隅 四、文化之乡——吉山 第一章 闽师之源:福建师范与福建师专 一、从全闽师范学堂到省立师范学校 二、从乌石山麓到燕江之滨 三、移师大湖,学校易名 四、三位王校长,一位黄校长 五、闽师的师资力量 六、福建第一所师专的诞生 第二章 省立福建大学与福建农学院 一、昙花一现的福建大学 二、福建农学院的诞生 三、教学、科研与推广 四、校园生活,苦中有乐 五、迁校福州,并人厦大 第三章 从省立到国立的福建音专 一、蔡继琨创办音乐师训班 二、福建音专在上吉山成立 三、升格国立,频繁易长 四、小山村的“外教”群 五、知行合一,音乐抗战 六、东迁榕城,重新建校 第四章 战时中国唯一的省立研究院 一、陈仪倡建福建省研究所 二、服务地方的应用科学研究 三、王亚南与社会科学研究所 第五章 中国东南出版中心 一、“推重车上峻坡”的改进出版社 二、郭沫若很赞赏的东南出版社 三、“两位一体”的立达书店 四、其他出版、印刷和发行机构 第六章 通讯社与新闻报纸 一、永安的新闻通讯机构 二、《老百姓》: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报 三、《民主报》:国民党人办的进步报纸 四、《建设导报》:进步人士掌握的官报 第七章 主要期刊 一、《改进》与《现代青年》 二、《现代文艺》:全国作家创作的总汇 三、具有国际影响的《国际时事研究》 四、《联合周报》:民主科学的大众刊物 第八章 文艺社团与文化活动 一、从抗敌剧团到巡回剧团 二、永中剧社与永中歌咏团 三、永安劫后诗画合展 四、朱剑芒与南社闽集 尾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